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低碳经济:让地球换一个活法

发布日期:2009/12/5 10:58:56 作者:杨亮 出处:光明日报

  庄贵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政策。著作《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低碳经济的专著。

向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

  背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1997年,《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200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厘路线图”确定了世界各国今后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具体领域。根据《巴厘行动计划》,国际社会计划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就2012年以后的国际气候制度安排作出最后决定。

  记者: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面对这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开始,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那么,从学术和理论上来讲,什么是低碳经济?

  庄贵阳: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后,尤其是“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英国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尽管如此,各种低碳经济概念都强调其目标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由于低碳经济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低碳经济概念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低碳排放”。

  目前,在国际气候制度和气候变化的学术研究中,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一是基于国际公平原则,从国家总量上承担减排义务,因此低碳排放应当是一国排放总量的绝对减少;二是基于人际公平原则,认为碳排放是国家或个人实现人文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主张降低发达国家的奢侈浪费碳排放,保障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需求的碳排放;三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将碳作为一种隐含在能源和物质产品中的要素投入,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小于经济产出的增量,则可称之为低碳排放。

  上述有关低碳经济的概念讨论表明,低碳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重要的是要保障人文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

  记者:2007年底“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受到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个选择,还是一种必须?

  庄贵阳:是必须。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表明,危险的气候变化威胁已成为低碳经济转型一个重要的政治驱动力。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在哥本哈根就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作出决定,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所面对的气候风险将非常严重。

  能源安全是低碳未来一个重要的方面。2005年以来高腾且波动的石油价格加强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成为全球优先性问题。国际能源机构指出,当前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着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的迅速转变。能否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将决定未来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否。可以说现在急需的是一场能源革命,用来防止全球气候产生灾难性的和不可逆转的破坏,需要在确保全球能源供应的同时,加速向低碳能源体系过渡。

  在今后25年中,全球能源供应基础建设投资需求高达22万亿美元,仅中国就需要3.7万亿美元。今天关于能源基础设施需求和消费模式的决策对全球稳定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确保以经济最优的方式过渡到低碳未来,必须避免今天的投资决定被高碳排放锁定。

  而所谓“锁定”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其使用年限都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其间不大能轻易废弃,即技术与投资都会被“锁定”。

低碳经济助推“两型社会”建设

  背景:中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早在几年前,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2005年到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

  记者:一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国际外部压力和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内部资源约束下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但实际上,这同样也是我们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庄贵阳:目前,这个问题已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行动。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考虑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同时也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亮点和突破口。

  记者:这对中国有何意义?

  庄贵阳:从实践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中国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重民生和节能减排”的多重目标。当然,在诸多重要的切入点当中,要在基础设施部门率先采取行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电力部门、交通部门、建筑部门等,把它们放在重中之重考虑,因为它们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们的经济面临着被锁定在高排放水平的挑战。如果今天不行动,我们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陷入被动。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背景: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并付之于行动,但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低碳经济有着不同的内涵。发达国家着眼于低碳,其低碳经济目标是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发展中国家着眼于发展,强调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

  记者:您曾分析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特征,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阶段性特征。

  庄贵阳:是的。低碳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低碳排放关键是区分发展阶段和减排义务。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因此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促进碳排放的相对下降就可被视为低碳发展;对于已经实现高人文发展目标的发达国家而言,面对未来日益有限的全球排放空间,应当履行减排义务,在维持高人文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

  因此,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人文发展的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必须实现低碳转型和人文发展的双重目标,这必将增加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转型的难度。

  目前,欧盟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加之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减排,排放略呈下降趋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人口和经济仍处在增长,经济对外扩张趋势较为明显,排放还在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基本需求仍未满足,未来排放必然要继续增长。由于处于不同历史阶段,使得各国在走向低碳经济时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相应的政策措施,路径选择和减排成本也会有所不同。

  记者:对中国来说,您有何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庄贵阳:第一,要尽快制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第二,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借鉴国际经验,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第三,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我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同时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第四,制定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正确运用政策手段,为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杨亮/光明日报)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