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城市 >> 低碳城市 >> 正文

中国打造“低碳城市”杭州迈出超前第一步

发布日期:2009/12/5 12:07:31 作者:邹曦 魏刚 出处:北京科技报

图:城市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减少排放。

图:中国首个低碳生态乡村——“红十字乐和家园”。

作为东部沿海城市的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动力又来源于哪里呢?浙江林学院院长、杭州市政府“低碳城市”顾问周国模告诉《北京科技报》,“低碳城市”建设的浪潮,主要动力有三个:首先,大的背景是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强烈地影响人类生活,大家被迫思考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其次,发展“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技术和生产条件落后,经济发展中有太多的污染物排放,这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自身需求;第三,因为杭州市提出要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需要具体化,市领导觉得低碳城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且,杭州市发展到今天,完全具备了打造低碳城市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

毛显强告诉记者,“低碳城市”意味着既要发展经济,产业结构又要以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主。而杭州的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都比较发达,基本具备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条件。

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在中国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

其中保定市借鉴美国加州“硅谷”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高效节能、电力电子器件、电力自动化及电力软件七大产业园区。同时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2007年保定提出3年建设“太阳能之城”的目标。通过努力,现已有105个居民生活小区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市区101个主要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全部改造成太阳能控制。不久前,世界首座光伏发电与五星级酒店一体化建筑电谷大厦也在保定正式投入使用。

上海市则以世博园区建设为契机,大量运用太阳能技术,建设“低碳城市”。上海世博会期间将大力推进太阳能技术,大量使用太阳能。此外,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将投入世博会服务,其中包括超级电容车、燃料电池车以及电电混合车。以此为突破口,宣传低碳城市这一概念。同时,利用国际合作新能源项目,推动区域低碳实践。目前,上海崇明东滩风力发电项目是国内目前唯一由世行贷款进行的清洁能源项目。

那么杭州的“低碳城市”究竟是什么模样?

周国模告诉记者,目前,杭州政府正在做低碳城市的建设规划,作为帮忙出方案的专家之一,他调研了国外很多低碳城市的案例,也到了其他国家访问考察。“低碳城市”是非常新的概念,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或者成功的模板。

周国模认为提到“低碳城市”,我们先要看碳的源头是什么,然后才能有针对地减低碳的来源。现在的碳来源无非是能源产业、工业、交通、建筑和人们日常生活。所以要减少碳排放,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其次建筑要节能低耗,此外生活要低碳消费。

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城市都在做的事情就是发展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杭州市也要打造新能源基地。这是重要的减排途径。而且杭州确实有优势,就是大量的民营企业资源,一旦调动起来,可以很好地发展太阳能产业。

周国模告诉记者,但是改变能源产业结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今年他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到:“我们国家也正在做低碳城市的一些示范工作,上海主要作建筑节能示范,保定作新能源开发示范,广州作交通节能示范,攀枝花作生物能源示范。”

周国模认为,打造“低碳城市”应该是综合各种因素的工作,所以为杭州市政府提建议的时候,在关注能源结构改造问题的同时,也注意其他方面的建议,比如:

他提出了“森林城市——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有些城市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太注重所谓的美观,种植大量的花花草草,修剪精美。但其实,高大的乔木对环境更有好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乔木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乔木的叶面积系数(即是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比花草要大,单位面积的叶绿体的密度高,实现光合作用的效率高,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其次,很多草本植物是一年生,这些植物在固定二氧化碳一年之后,又因为枯死于土壤中,被细菌分解而产生很多二氧化碳,所以对减少温室气体的净贡献不如乔木,后者生长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可以一直发挥固碳作用。第三,乔木本身就有降温作用。尤其在杭州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天人们走在街道上很是焦燥,如果有片乔木提供树荫,大家会觉得神清气爽不少。所以乔木提供的环境降温作用,本身也是对“宜居城市”的贡献。

至于城市里乔木覆盖率应该达到多少,才能有效降低碳浓度,或者打造低碳城市,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乔木对环境的贡献应该考虑几个因素:一是树种。比如毛竹就是很好的树种,生长快,固碳能力强。二是均匀度。周国模建议在城市的中心均匀分布绿地和工业,保证“寸土寸金”的价值。虽然城市中心区域的地价很贵,越是贵越考验领导的远见:国外为什么那么多富人要搬家到郊外居住,因为有绿色,城市土地会因为绿色而富有价值。三是在城市的什么区域。当然是要在人口密度大,污染严重的地区植树。

此外,周国模提议杭州的“低碳城市”还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一个就是要利用杭州的水系。“不仅让杭州绿起来,还要让杭州活起来。”活起来的内涵就是开发杭州水系。有丰富的水源,还有贯穿城市的河道,如果能让水系充分流动,就可以降低城市的温度。第二,让水系成为交通枢纽的一部分,提高了绿色交通的比例。

第二个特色就是低碳科技馆。科技馆必须是绿色建筑,采用的钢结构就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建材。其次是低碳运行,比如科技馆用水要循环使用,减少自来水的运输过程能耗。

杭州市把“低碳城市”作为杭州沿江十大新城规划中环境立市战略的重大亮点,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目前,杭州市首先在城市交通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低碳出行量的措施,如公交周、无车日、大力推广免费自行车等,已经为杭州赢得了一片赞扬。

作为建设“低碳城市”的重点工作之一,杭州正在以生态、节能、减碳为主题,打造中国第一家“低碳科技馆”。 为此,杭州市科协专程赴北京向中国科协领导专题汇报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事宜,这一创意得到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的高度评价,并对开展有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杭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今年7月,市委书记王国平亲自督导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建设。他强调,要明确目标,科学定位,关注生态、节能、减碳,建设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以专业性为主,“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使之成为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的“第二课堂”。

根据科技馆主管单位杭州科协宣传联络部部长吉京杭介绍,科技馆选址在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约167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3656平方米,争取2011年开馆。

科技馆将以人口增长→需求增长→高碳发展→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破坏→减碳→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实践低碳生活→展望低碳未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布置展厅。另外,专门设立了儿童科技乐园,让小朋友在互动小游戏中认识“低碳”。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中心副教授莫扬告诉记者,“当人们在碳足迹计算器面前算出自己的碳足迹,在游戏过程中看到自己每年排放的垃圾体积是如此之大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低碳科技馆在引领百姓低碳生活方面巧妙设计了许多前卫概念和互动展示:“零碳小屋”、“低碳婚礼”、“穿衣服的减碳学问”、“办公也减碳”等环节,让人们在体验前卫和智慧的过程中,学会“低碳”生活方式。

比如在展示“低碳饮食”的部分,大家会了解到:蔬果的二氧化碳排放,只有动物产品的1/9;生产1公斤牛肉,排放36.5公斤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开车3小时。如果全国5.9亿城镇居民有1/4改吃蔬食,按照每人每年减排1.5吨二氧化碳来计算,素食者们一共减碳2.2亿吨——这是北京市3年来推广180万只节能灯、一年减排二氧化碳38700吨的5685倍。

正在建设的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里,“吃素还是吃荤”将作为一个小展项,通过数据、图表、多媒体等生动的形式,与参观者全面互动。

“有人说吃素不吃荤,就能减碳;其实素菜里也有碳水化合物。有人说,不坐飞机、不坐汽车,才是真正环保低碳,那影响工作效率带来的损失怎么算?”展示将以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事实告诉大家,低碳生活不是要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健康水平,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意识,是现代人急需建立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

除了学会低碳生活小技巧,观众还有机会一睹“绿色建筑”的风采。“宣传材料怎么分发和回收,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做到不浪费,都是低碳科技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保操作。”首都博物馆前馆长、现任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韩永告诉《北京科技报》,“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观众耳濡目染低碳理念,潜移默化中接纳低碳生活。”

杭州低碳科技馆采用了太阳能光电、雨水利用、地源热泵系统等十多个方面的技术来打造一座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建筑,以绿色建筑三星级为建设目标。科技馆采用了2000平方米的中空双层玻璃幕墙,既增加了建筑的室内自然采光,又增加建筑本身的通透灵动感,可坐视室外绿化景观。

届时,观众将会在宽敞明亮的展馆里面,体验清洁能源也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能耗需求,将这些生活智慧带回自己家里。

毛显强告诉记者,目前“低碳城市”虽然只是概念,还没有标准的模式,但是杭州市的做法符合杭州市市情,也很有创意。“低碳城市”除了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人们选择了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杭州这座旅游之城正以环保的力量引领未来的都市潮流。 (本文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邹曦 魏刚)

上一页  [1] [2]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