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城市 >> 低碳城市 >> 正文

低碳城市--从伦敦到上海的愿景

发布日期:2009/12/5 12:10:59 作者:塔蒂安娜 出处:景观中国

[LCCA伦敦气候变化署成立于2006年3月,是伦敦市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机构,促进可持续和再生能源的发展,并落实与气候变化相关项目的实施,尤其侧重能源、水、废物和交通等方面。]

[塔蒂安娜:伦敦气候变化署气候变化经理,主管伦敦建筑环境、能源和废物方面的低碳项目的鉴定与设计。]

城市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但高密的城市环境,决定了它在经济“去碳化”上举足轻重。在伦敦,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努力使伦敦成为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的榜样。上海之行让我发现很多问题,同时也增强了我的信念——城市应该如何行动起来,携手应对发展的新挑战。

据联合国统计,城市容纳了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总量的75%。城市对资源的需求和碳覆盖领域的扩张都远远超出其所能承载的界限,严重影响了它的继续发展及其在当地和全球环境、经济中的作用。然而,尽管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和高频率的各色活动使城市对资源有巨大的需求,它们仍承担着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任。人口的密集,居民的聚居,各种商业和产业活动,使之比低密度地区更能有效地控制人均资源占有量以及能耗。在政策制定、落实方面都有强大区域性权力的大城市,其政治和制度的架构使之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

伦敦是欧洲增长最快的城市,有八百万常住居民。如此的增长速度需要每年增加供应30,000套新的住房,并在未来十年内增加配套的商业和产业空间。伦敦如何能以这样的增长速度迈向低碳经济?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人口城市化是可预知的发展趋势,联合国预计到了2050年中国将有4到6亿人口流向城市,相当于将欧洲所有人口迁移到新的城市。上海和中国其它地方一样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上海约有一千七百万人口,在未来十年将以三位数的速度增长。同时,伦敦和上海都已经在承受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夏天的极度高温,洪水过后引发的干旱等。这些都潜在地威胁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上海和伦敦如何在扩张的同时能保持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有限的资源,并实现低碳经济?

2005年起,伦敦将气候变化作为首要政治问题来攻坚,主要得力于市长Ken Livingstone和副市长Nicky Gavron果决的领导,也得益于英国和伦敦经济领域新开辟的更大的政策空间。大家越来越多地认同,气候变化是危及到每个人的当务之急。各种极端恶劣气候变化触发了人们态度的改变以及关注程度的增加,例如美国新奥良市的台风卡特里娜;同时过去几十年伦敦人亲身经历了细微却显而易见的区域性气候变化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气候变化的恶果,夏季的极度高温、干旱使树木干枯,引起水灾或地面沉降,或温夏,这一切都令人觉得混乱并给未来的发展蒙上阴影。

[伦敦能源层级]

在市长的领导下,伦敦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通过伦敦所有的政策和法规权力来推进各项措施付诸实施,并和私营企业、民间组织共同携手保证政策能顺利落实。伦敦的领导人认识到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让伦敦市民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降低生活标准和质量,相反,随着低碳经济的转型,这些目标都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得到同步实现。

气候变化被纳入伦敦政策始于2004年颁布的《伦敦能源策略》。《策略》是关于如何在满足伦敦市民基本能源需要,克服燃油短缺前提下对本土和全球环境产生健康的影响的方针政策。它也确认了,通过发展新的清洁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框架是其对伦敦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策略》制定了减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目标,认识到为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而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性以及在伦敦实施低碳方案时如何克服机制及市场屏障。这促成了2004年《伦敦能源、氢与气候变化合作伙伴关系》的诞生,并于2005年宣布、2006年正式成立伦敦气候变化署——一个负责落实市长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战略的市政府直属官方机构。

在英国,伦敦政府的地区规划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修订《伦敦规划》时,规划框架必须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整合到伦敦的发展计划中。在最后的征询阶段,修订的《伦敦规划》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型设计和建筑,以碳为基础的节能型能源分层,分散式能源的清洁生产及使用20%当地可再生能源,同时还寻求垃圾回收、水资源管理的方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需采取的措施。《伦敦规划》将有力地保证伦敦今后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的标准。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了竞争并非单一目的,而实际上推进伦敦地区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型建设市场的发展。

然而,伦敦所面临的挑战远远不是《伦敦规划》所能覆盖。伦敦房屋现时的年均更新速度介于1%至2%之间,这意味着到2020年伦敦依然有70%至80%的房屋尚未更新,新房屋建设和翻新只是冰山一角。改造现有基础建设使之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是伦敦所面临的真正挑战。

2007年2月,伦敦颁布了《气候变化行动纲要》,设定了减碳目标和具体实施计划,主要集中在《伦敦规划》所未覆盖三个重要方面,包括现有房屋贮备、能源运输与废物处理和交通三部分。综合了LCCA的研究成果后,《伦敦气候变化行动纲要》明确了将这一系列措施落实到房屋建设上。《纲要》成为了伦敦迈向低碳城市的里程碑。其目标是,以1990年为基准,2025年要减排60%,其中的35%是通过伦敦直接的行动实现,25%通过英国政府承担。“绿色家居服务”主要针对居住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覆盖从信息到门房的审查与供应。“绿色组织”项目以商业性建筑及销售环节中的两个方面为目标,绿色标识帮助居住者认识并采取减碳措施,而“更美好家居伙伴关系”则是在认知市场对于竞争激烈的伦敦商业市场具有主导作用这一基础上,通过自愿合作关系,与商业楼宇的业主携手共同减少碳排放。

伦敦低碳方案建立的基础还包括对清洁能源技术所展现的重大市场潜力的认知。能源策略公布之后,有调查显示清洁技术市场若达到策略的预期目标至2015年它将为伦敦带来一个拥有30多亿英镑的新市场,并将提供5000-7000个就业岗位。参照2006年9月公布的斯特恩报告,这些数字尚显微小,斯特恩估计到2050年清洁能源技术的总值将达到5000亿英镑。为伦敦这样的城市尚呈现了如此巨大的机会,对拥有雄厚产业基础的上海将意味着更多。

参观上海的时候,我将伦敦的经验融入观察,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上海如何应对相似并日益严峻的挑战。从上空俯瞰,上海像个满是玻璃、钢铁和混凝土,活跃又涌动的海洋,伴有高高的浪花和永无止境的能源。但一旦真正走进城市,徜徉在大街小巷时第一印象就会发生变化,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绿色的图景。藏匿于大都市的公园和花园出现了,这些“绿岛”可谓是广大上海人的市肺。这一切,是否标志着另一种发展的可能?

能源供应是限制上海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瓶颈。上海已经针对如何提高能效、完善相关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这将对减缓气候变化起到直接作用。自1990年起,上海已使能源消耗不再与经济增长直接挂钩,在经济增长翻两番的同期,能源消耗却只增长一倍。为了应对挑战并落实中央五年计划的要求,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了《上海能源白皮书》,为实现每单位GDP的节能值至2010年较2005年上升20%而拟定了政策框架。为实现这一目标,具体的措施包括《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强调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加强节能管理, 落实节能措施,鼓励各行业加入到节能中来等。所涵盖的领域包括:决策部门、能源密集型产业、建筑业、交通和垃圾处理部门等。措施包括:高效工业生产方法、节能型照明、分散式发电、废热利用以及能源需求方的管理等。

[低碳措施]

ARUP公司在伦敦通过漂亮的图片和先进的展示技术宣传崇明岛的零碳城市东滩。到了中国才发现,这既可能是潜能的端倪亦可能是矛盾的冰山一角。上海和北京城市规划中有5个以上的零碳城市,上海东南的德国可持续港口城, 2010上海世博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加上各种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看来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已经崭露头角。这究竟是冰山一角,或是变革的转折,还是海市蜃楼?

在迈向低碳城市的道路上,伦敦和上海都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包括住房储备、新发展、能源供应、交通,垃圾与水供应等。急剧城市化的上海,面临了相似甚至更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伦敦和上海如何从对方的经验和实践中互相学习?伦敦市政府在北京和上海都设立了海外办公室,以促进与中国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等领域上的合作。全球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C40由伦敦发起,上海作为观察城市之一参加了该组织。这一切都正为未来的合作铺平道路。

从伦敦和上海两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为建立一个可持续、低碳、低耗能的城市,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措施和技术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理解,技术也已成熟,并可投入使用。事实上,清洁技术是通向可持续经济的途径之一。各个案例均显示,主要的挑战在于如何跨越低效型法规框架、如何克服可行性经济模式的缺乏、资金不到位和既得利益等因素造成的阻碍,从而将这些措施付诸实行。突破这些障碍需要通力的合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制定好政策规章,在私人和公共领域发展合作项目,为研发清洁的技术提供足够的资金,政府、企业、发展商、建设者、能源公司等都一同努力,超越狭隘的本位利益,为建设一个有竞争力的低碳市场而努力,这样一个低碳的绿色城市才可能离我们越来越真实。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