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我低碳 我快乐
发布日期:2009/12/15 15:45:47 作者:芦燕娟 高… 出处:山西日报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让这里注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在此之前,坐落在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用一次特别的“水下内阁会议”,来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岛国的威胁,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12月8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一时间,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低碳生活,听上去好像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不再持续变暖。对普通市民来说,平时注意省电、省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算算自己的碳排量
李悦在太原市一家民营企业做行政工作。一种名为 “碳排放计算器”的软件,让她接触到 “低碳生活”这个概念,生活也因此有了不小的变化。
现在每天打开电脑后,李悦总会先把“碳排放计算器”调出来,对当天自己生活的每个细节进行“计算”。
据了解,网络上已经开始流行各种低碳生活计算器:“碳排放计算器”“全民节能减排计算器”“碳排放量计算网站”……豆瓣网的一些网友更是建起各式各样有关 “低碳生活”的小组,教网友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
环保专家和环保主义者表示,哪怕是少开一天车,少坐一次电梯,都是在为低碳生活努力。低碳生活不会降低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反而能成为一种时尚。
记者感言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李悦太抠门了,她一个人的“算计”也未必能给地球减负。但当这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更多的人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举手之劳我做起
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正是在为地球减碳。
低碳生活只需牢记省电、省气和回收三大要素,具体来说都是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比如,洗澡水温度调低1摄氏度,每人每次洗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克;做完饭随手关掉抽油烟机,一年能省12千瓦时电。
想成为低碳一族吗?不妨看看以下建议。
○及时关电脑
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75%的用电都耗在电视、电脑和音响等保持待机状态上。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他时间关闭,那么每年能节省约500元人民币,且能减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多乘公交车
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
○网上付账单
在网上进行银行业务和账单操作,不仅能够避免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还能减少纸质文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打开一扇窗
打开一扇窗户,取代室内空调;夏天使用空调时,温度稍微调高一点。数据统计表明,只要所有人把空调调高1摄氏度,全国每年能省下33亿千瓦时电。
○挂根晾衣绳
研究表明,一件衣服60%的“能量”在清洗和晾干过程中释放。需要注意的是,洗衣时用温水,而不要用热水;衣服洗净后,挂在晾衣绳上自然晾干,不要放进烘干机里。这样,你总共可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自备购物袋
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塑料袋由聚乙烯制成,掩埋后需上千年时间实现生物递降分解。所以,无论是去超市还是菜市场,都别忘记自备购物袋。
○种一棵树
谈到全球变暖,如果你不了解复杂的“碳捕捉”技术,那也不必慌张。事实上“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就是树木本身。所以快加入到种树大军中吧。
记者感言 在采访中,谈及低碳生活,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回答,低碳生活主要集中于市民生活领域,是生活习惯问题,作为政府部门无权涉及。但专家却提出,政府部门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和百姓生活的服务者,本该起到引导作用。比如,建设低碳小区、扶持垃圾回收利用等“静脉”产业,以及给自觉实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市民给予奖励等。
在全民实现低碳生活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不仅不能当“甩手掌柜”,还应该更大程度发挥作用,有效引导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