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低碳+蓝色”成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10/6/22 13:16:35 作者:李梦 杨学… 出处: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6月20日讯 正在济南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透出消息,我省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七大生物产业,其中,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 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我省将重点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酶等海洋生物产业,打造山东特色的“低碳+蓝色”生物产业新体系。

  我省重点发展的生物产业分别是:以生物技术药物、化学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为重点的生物农业产业;以微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为重点领域的生物制造产业;以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沼气为主的生物能源产业;以生物技术进行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治理等生物环保产业;以医药研发服务业为重点的生物服务产业;以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酶等为主的海洋生物产业。

  “ 七大生物产业中,海洋生物产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宋军继介绍,我省正在建设的半岛蓝色经济区陆域面积 6.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15.95万平方公里,都将是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战场和阵地。此外,我省在海水养殖、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生物产业化方面已居领先地位。尤其是青岛市聚集了国内顶尖的海洋生物科研力量,成为我省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不仅如此,“ 蓝色” 背景下的生物产业更具低碳特征。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研究,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 CO 2以碳计为55亿吨,其中海洋吸收了总量的 20% - 35% ,约为 20亿吨。而我省沿海发展贝类和藻类等海洋生物产业,将直接或间接使用大量海洋碳,从而大幅降低经济活动的碳排放量。

  记者了解到,在“ 蓝色和低碳”目标引领下,我省将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 3500 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5% 以上。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