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中国低碳经济选择 彰显命运共同体意识

发布日期:2015/7/21 18:18:31 作者:董小君 出处:央视网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表明了中央在加强生态建设方面的决心和信心,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和制度导向。

  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必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低碳经济的语境下,中国公共政策的选择,要从政策端、生产端、消费端进行全面的设计。

  从政策端看,主要是从“经济减速、结构减排、管理节能、工程节能和技术减排”五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

  低碳转型,须以“经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型”为前提。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增长速度是取得一切成就的重要基础。但历史经验证明,经济长期过快增长,是阻滞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据测算,如果要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还要再低,只能是6%。

  在结构减排方面,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我们应该把解决PM2.5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一个机遇。在产业结构上,要做好“加减法”。“加”是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减”是指压缩高耗能产业(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在能源结构上,要抓好两头:一方面,在传统化石能源中,要提高天然气比重;另一方面,在整个能源结构中,要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为此,我国将推行“一挂双控”措施——“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对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天然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差不多是煤的一半,在未来发展中,应以天然气为主进行能源结构调整。

  管理节能方面,包括法律和行政等各种手段。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以城市亮化工程为例,现在各地政府都大量搞城市亮化工程。亮化工程和照明工程不同,照明必须要有,但过度的城市亮化工程却对能源是巨大的浪费。现在几乎每一个县城,每一个城镇都在搞亮化工程,我们要认真想想这消耗了多少电。

  工程节能方面。解决好环境问题,没有基础设施是绝对不行的,比如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如果没有设施,光靠管理,肯定解决不了问题。

  技术减排。可以说,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技术门槛,提高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是必须的。低碳技术能引领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全球能源利用的结构,而低碳技术则是实现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手段。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低碳技术研发。第一类是对传统化石能源清洁使用技术。第二类是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英国政府2015年5月15日宣布,拟在苏格兰地区建一座电站,结合先进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通过陆地管道和海底管道输送到北海水下2公里处永久封存,可捕获并永久封存90%的二氧化碳,实现真正的低碳发电。中国也在CCS领域投入了不少资源进行开发。第三类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从生产端看,企业应该是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同时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之一,工业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占全部污染负荷的70%以上,其中“两高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占了90%以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尽管有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但从成本-收益平衡考虑,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这就需要一个机制,让外在压力变成内在动力,使污染环境控制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对于企业来说,控制排放有两个途径:一是减,一是吸。“减”很难,“吸”还有很大空间去做。可以在制度设置上,让企业建立两个账户:碳汇账户(正外部性)、碳排放账户(负外部性),二者可抵消。

  从消费端看,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要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在从城市生态环境中得到收益的同时,也必须为城市生态环境承担相应的责任。环境管理应从单纯的政府管理走向全社会的环境共治模式,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

  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世界各国共识。“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传递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而中国加快推进低碳发展,既是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选择,也是建设宜居低碳家园的内在要求。(作者是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