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低碳经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发布日期:2010/8/16 8:07:34 作者:柯健 出处:黄河新闻网

  三、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需要指出的是,低碳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共同探索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对低碳经济理念和原则达成共识,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具体实施低碳经济,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探索、试点、交流、合作与推广。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就拥有国际竞争力。回顾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正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推动了中国当代环保的起步。那次会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我国开始建立环保机构,防治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制定环境规划。1973年,在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了环境保护“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强调了规划布局、综合利用和群众路线等理念。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随后,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法规逐步完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不到两个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发表,提出了10个方面的政策,宣布中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公布,这是全世界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1995年,中国确定“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并开始了对污染严重的淮河流域的治理。1996年起,随着“九五”计划的实施,全国推行“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两大举措。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初的不足300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000美元,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及时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结构,就有可能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为此,“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力图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同时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4月举行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并落实为政绩和业绩的考核指标。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决心和国家意志。当然,要长期有效地解决中国的节能减排问题或环境与发展的其他重大问题,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改革能源政策、积极利用市场或创建市场(如碳市场的作用)等等。但是,关键还是要依靠全民动员和全社会参与。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但消耗量却迅速增加,且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很不合理,这些都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举例说,1996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仅为10亿吨多一点,而2006年就已经超过了24亿吨。在不少地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突破了限界与容量。如此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控制碳排放强度方面是非常不利的。要实现低碳经济关键是要降低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中国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能源基础水平及能效较低,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均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人口占世界20%,本身的需求就十分巨大。这些都是导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长期高居不下的原因。同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超前运筹,避免“锁定效应”的束缚,也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挑战。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是制度的创新和政策法律体系的支持。而推进低碳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即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代之以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低碳经济模式。所谓低碳经济模式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进步,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制度层面而言,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参与,其中,政府主导十分关键。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推进低碳制度创新应综合运用如下几类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和标准,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具体说来,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相关目标整合到各项规划和政策中去;二是要权衡经济发展与气候保护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处理好利用战略机遇以实现重化工业阶段的跨越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同时充分考虑碳减排、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协同效应,有效降低减排成本;三是要加强部门、地区间的合作,吸引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共同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全球资源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建立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是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将逐渐成为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抢先占领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注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不仅是国内低碳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国际低碳技术合作的要求。二是从制度上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条件。企业是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如果仅凭市场运作,没有政策机制对其节能的设备投资、技术进步、减排成本,以及管理机制改进等方面进行鼓励和现实补助,企业在大规模应用减排手段上将缺乏长期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在为企业提供完整的碳排放信息和稳定的减排支持环境的同时,还应建立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刺激和引导企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三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制度。为实现低碳制度创新,中国应建立全国范围的以碳基金、生态补偿基金为主要内容的碳平衡交易制度。碳平衡交易制度应以区域公平为原则,按照比例付出或获取相应的碳基金,用于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即碳排放量高的生态受益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拿出一部分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区(削除碳的省份)进行补偿。

  (三)探索适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政策措施的体现,也是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必不可少。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对我国现有的政策环境进一步的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在客观上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同低碳制度的创新要求相比,这些政策措施还远远不够,应在以下方面着力强化:其一,应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其二,应大力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其三,应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例如,能源补贴是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低碳经济发展必须正确面对的。由于能源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行业本身的特殊性,政府对能源干预较多,通常以补贴形式出现。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过渡性的能源消费补贴是合理的,有时候是必需的。

  (四)健全政府的低碳经济政策和培育全社会的低碳消费意识

  如何保证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是推进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从政府的角度看,一方面是要综合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的手段,引导、支持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积极投资,参与开发清洁能源;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准入制度,对名录中需要淘汰的落后企业和技术坚决取缔,维护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从企业来说,一方面是要注重研发先进能源技术,创造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大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及时掌握和善于利用体制机制中的激励措施,灵活运用金融、税收、投资倾斜、项目扶持等优惠措施抢占先机。总体而言,推进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应该逐步纳入国家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中,循序渐进,使基础设施的正常更新能够承受,避免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一方面,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之间的政策和措施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稳妥地协调好其关系不仅是解决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另一方面,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之间的现实矛盾也是对低碳经济相关法规实施的一种考验。政府在体制机制的实施中应起主导作用,在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的同时,还应积极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低碳消费方式(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一种文化。推行低碳消费方式和落实低碳法规相辅相成,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政府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消耗,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消费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依赖,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法规的实施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让其深入人心。唯有如此,低碳制度才能顺利推进,低碳经济才能创新发展。

  总之,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植,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中国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因此,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上一页  [1] [2]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