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绿色煤炭:中国低碳经济的关键词
发布日期:2010/10/27 15:48:00 作者:胡珺 出处:中国能源报
“煤现在是、将来仍是中国能源的主力,今后煤用于发电的比例将越来越大。解决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问题,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能源科学家论坛上如是表示。
“燃煤发电是二氧化碳最大的来源,其次主要是煤化工。”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刘炯天认为,煤炭能源的低碳发展之路就在于减少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碳排放。
“碳足迹”追踪煤炭全产业链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数量大、比重高,且短期内难以替代。” 倪维斗说。
“测量因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可以从碳足迹下手。” 刘炯天告诉记者。
碳足迹,通常被称为“碳耗用量”,是一个用于描述某个特定活动或实体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术语,它是评价部门、行业或企业、个体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一个国际通用指标,也是一种新的测量指标。
“我国煤炭开发和利用中碳排放量是非常巨大的,既有采煤对地表植被、土壤、煤层气等的扰动引起的间接碳排放,又有采煤、洗选、加工、利用过程中因耗能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等的直接碳排放。其中,燃煤发电是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来源,其次是煤化工。” 刘炯天表示。
据悉,2009年,我国燃煤火电厂装机65205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总容量的74.6%。我国燃煤发电的碳排放约为1.05公斤/千瓦时,年排放二氧化碳60亿吨。
根据测算,不同行业的煤化工排放差异较大,平均每吨煤化工产品的碳足迹是300公斤/吨。
神华的能源发展路径应证了这一点。
“从神华目前大力发展的煤炭、电力、煤化工、运输和新能源五个板块来看,减排出力的最大部分就在于电力和煤制油。” 中国神华集团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相坤说。
根据相关资料,未来十年里,神华集团运输板块的碳排放增长相对较缓,煤炭板块处于下降的趋势。到2020年,煤炭开采的碳排放当量将减至300万吨以下,而电厂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将从目前的15000万吨左右飙升到超过30000万吨。煤化工板块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是呈直线增长的态势,2015年将接近15000万吨,到2020年至20000万吨。
“由此可见,煤炭能源要想低碳发展,必须减少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碳排放。” 刘炯天说。
“十二五”或设置煤炭产量天花板
“煤炭能源的低碳发展之路,决不能是盲目扩大产能产量的发展道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广德向本报记者表示,煤炭生产从战略上要有“天花板”,即在产量上要有所限制,而不是需要多少就产出多少。
在今年的“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产量会” 组委会(扩大)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发达国家煤炭的产量在下降,而我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煤炭产量还在增长。我国煤炭产量在2009年已经突破30亿吨,占世界煤炭产量的40%以上。
“煤炭工业协会将煤炭产量‘天花板’的提议已经写进了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里。” 王广德告诉记者,“不能再无休止地增长下去了。”
近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官方机构分别发布了今年1至9月份两省区原煤产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山西省完成原煤产量5.22亿吨,同比增幅达21.08%。同期,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原煤产量5.47亿吨,同比增幅达19.8%。
中投顾问分析认为,从山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今年1至9月份的原煤产量以及增速来看,今年两省区全年原煤产量均会超过7亿吨,创历史新高。
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还强调,随着四季度冬季用煤高峰的来临,山西省煤炭产量还将有一个更为集中的释放。
从2003年开始,中国煤炭产量几乎以每年2亿吨的增量上升。“十一五”期间,超预期的产能扩张,有效地支撑了经济增长,煤炭不仅没有出现预料中的产能过剩,反而一直处于紧张或紧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