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从资源型向低碳型转型

发布日期:2010/11/17 11:38:42 作者:张明建 王… 出处:中国环境报

  铜山,曾经以彭祖故里的历史底蕴而闻名,今天以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而著称。新铜山,用深情的臂膀环抱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把区位资源的优势,变成了竞争实力。


  铜山区把"环保优先"作为"全面小康"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举全区之力,打造"绿色铜山",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互动。铜山区环保局连续4次获得省、市文明行业称号,2009年度被省环保厅授予"先进环保局"和"全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党政"一把手"抓环保
  致力于低碳产业布局


  铜山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低碳城市绿色城市,除了在生活、生产方式上追求低碳,更要致力于低碳产业布局。区委书记周宝纯指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节能减排,是铜山实现绿色GDP增长的关键环节。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在奔小康的进程中,要把思想统一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环保优先方针上来。把铜山建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在打造"绿色铜山"的过程中,全区上下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区长毕于瑞在大大小小的会上多次强调,在谋划发展时,优先考虑环保影响,在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优先服从环保。在城市规划、土地开发、资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和重点工业集聚区建设等重大决策中,都要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引进产业转移项目时,严把环境准入关,绝不承接污染转移。


  蓝天工程使空气得到改善
  良好天数达310天以上


  据铜山区环保局局长陈学永介绍,铜山环绕徐州,境内煤矿众多,是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基地。以前全区大气环境质量很差,每年二级良好以上天数没有突破过200天。为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铜山坚持以整治粉尘、烟尘、扬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为重点,大力实施"蓝天工程"。


  消除工业粉尘污染。坚持以水泥粉尘治理为重点,"以治为主,以关促治",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水泥立窑生产线、拆除机立窑,彻底改变镇镇建水泥、村村有立窑的"灰面孔"。目前全区境内百座立窑全部拆除,水泥粉尘排放量削减60%以上。


  铲除黑煤烟污染。坚持"拆锅炉、拔烟囱、煤改气、集中供热"四策并举,先后拆除燃煤锅炉100余台,拔除烟囱70余根,严格划定清洁能源区,在城区范围内坚决不再审批新上锅炉。


  削减二氧化硫污染。铜山是全市火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区,全区坚持关闭、改造与配套相结合,先后关闭了徐州发电厂4台小火电机组,完成了火电第一爆。对所有电力企业全面完成脱硫改造任务,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12万吨/年减少到2009年的3万吨/年。


  控制扬尘污染。针对城区拆迁改造、工程建设以及境内码头作业、交通运输的扬尘,实施封闭施工、港口整合、遮蔽运输等措施,强力扼住扬尘源头。


  蓝天工程使全区的空气环境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提高,良好天数达到310天以上,达标率由2005年的不足80%提高到2010年的92.2%。


  调整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层次

  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


  铜山区是江苏省淮河流域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区域。"十一五"期间,铜山区全力推进"碧水工程",确保了奎河黄桥国控断面水质达标。2009年以来,全区128家水污染企业全部达标排放,7条河流8个断面水质有较大改善,地表水体水环境质量全面改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质相对稳定,饮用水100%达标。


  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飞速发展的造纸产业曾为铜山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全区造纸企业最多时达100余家,但日益严重的污染也让铜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为此,铜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扶大关小、以关促治,淘汰落后纸机和产品,调高产业层次,相继采取了关闭小造纸、拆除小纸车、淘汰石灰法制浆、关闭规模以下造纸企业、实施全废纸造纸等措施,投入1.9亿元巨资,着力进行控源截污。


  为顾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大局,采取"壮士断腕"措施,依法关闭三堡地区3家造纸企业。仅这3家纸厂关闭,每年减少税收1000余万元,减少就业岗位1000多个。目前全区造纸企业仅剩4家,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从1.2万吨/年削减到700吨/年,占全区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比重由82.3%下降到30%以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实施两家化工企业搬迁。目前诺恩农化公司已完成搬迁工作,江苏嘉隆化工有限公司已关闭了所有产生异味的生产装置,并已停止生产,完成全部搬迁任务的70%。


  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铜山区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对境内河流进行疏浚、清淤,把开发区内楚河、玉泉河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全区重点工程,投入近亿元,对两条河流进行疏浚、清淤、护坡,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河流水质全面达到功能区要求。


  为实现年底前奎河水质达Ⅴ类水目标,确保奎河黄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铜山区专门编制了《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达标规划方案》,为实现奎河达标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支撑。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