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生活 >> 正文

非常低碳

发布日期:2011/2/9 17:01:55 作者:董秀娜 出处:天津网-每日新报

非常低碳(图)

  听说今年冬天最冷,先生便早早地从山村回到了城里的家“猫冬”,从此,每天热水器、微波炉、汽车、电脑、手机、电话、暖气、洗衣机、用水用电……跟山里的生活比起来,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知高了多少。

  两山之间较为宽阔的地方叫做“峪”,我家所在的村庄就坐落其中。村南是连绵的南山,村北是缓缓的北坡,南山北坡都被绿色的植物覆盖。听说很早很早以前,这个村有个姓王的财主,一辈子舍不得吃喝,有钱就买山场,买了山场就种树。虽然经过了时代变迁,财主广袤的山场还是历史性地留给了村里人,使这个600多人口的小村拥有7000多亩山场,人均拥有树木1400多棵!超过百年树龄的古树随处可见。尽管如此,路边和院子周围也都被人们种了树,远远看去,一个个院子就是一团团绿色。

  山里人“靠山吃山”,生活就维系在这绿色里。果树错落在山上,靠天上下雨自然生长。树下种玉米,垄沟种豆子。靠天上下雨的还有山下那条小河,女人洗衣服,孩子洗澡,鸭子、鹅成群结队。草像地毯一样无处不在,中草药漫山遍野,谁家有人生病便上山采药。半夏、生地、车前子、三七、小蓟……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采到灵芝。有一次,我陪一位中药界的朋友上南山,她竟一气指出了20 多种中草药。我家院里有一株变色玫瑰常被一种草缠绕,今年除了,明年还长。村里人看了说,这草名叫“穿山龙”,埋在地下的根是很珍贵的药材。

  村里很多人还沿袭“靠自己双手丰衣足食”的老观念,吃的东西大多是自己种,或者用自家的东西去换,7两黄豆换一斤豆腐,70斤玉米换一袋白面。绿豆、大蒜多贵也不怕,自己种,反正土地是自己的,不能闲着。家家院里都有水井和地窖,菜和水果存在地窖里,冬暖夏凉,比电冰箱强。做饭多用大灶,很少用煤气。树枝、秸秆、荒草都能当柴,炖肉用“硬柴火”,烙饼用“软柴火”。

  院子里种菜、养鸡、养牛。老牛拉车,牛犊子卖钱。猫抓耗子,狗看家,猫睡炕角,狗卧在草堆里。鸡白天到山里找食,晚上回家吃剩下的饭菜,鸡粪给菜地施肥。为了“节约能源”,家家都是母鸡多公鸡少,甚至是十几只母鸡只留一只公鸡。

  村里人的“外事活动”是赶集,集市离村二里地,大多是步行或骑车。“人际交往”是聊天,场所是在一棵大核桃树下。老人抽烟叶,年纪大些的女人还用“杏仁油”当护发品。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出来靠月亮照路。前年一家公司赞助了几盏太阳能路灯,才结束了村里没有路灯的历史。

  秋天,果树一一收获,人们在穿梭,各地来的商人忙着收购。好果子卖掉,二等的留给自家吃,“落地果”切片晒干当“零食”。地里撒下菜种,把牛粪和落叶扫进去盖上,既保水分又保暖,若是下雪,便将粪肥缓缓沁入土里,养出来年春天的第一茬菜。

  冬天,山里很冷,有的人家生煤炉、烧“土暖气”,但大多数人家取暖还是靠太阳和火炕,因此,冬天到山里去的时候,我们穿上最保暖的棉衣,还是感觉很冷。一次住在朋友家,她热情地让我睡在热炕头,早上起来,我发现她竟然带着帽子睡觉,可见屋里有多冷。

  城里人到山里,看见了蓝天白云,连呼吸也畅快了,这一定与山里人“非常低碳”有关。山里人简单、天然的生活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了家园,保护了环境。而城里人的“豪华生活”却有很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低碳生活还是高碳生活,与地球环境相关,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相关,绝不是个人的事,不是花自己的钱与他人不相干的事。

  原来,现代文明的低碳理念,早已经在我家的小山村开始了。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