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发展低碳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
发布日期:2011/9/24 11:36:33 作者:林照森 出处:云南日报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作出的重要决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普洱市作为云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区域,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举措,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强化政府引导,建立政策保障考核机制。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和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资源使用的政策,以及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有效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一起来,结合普洱的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制定出台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二是严格市场准入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同时,把好土地、信贷两个关口,对新上项目,按照有关制度,实行能评、环评和安评等项目开工建设的评估审查工作。完善退出机制,采取科学审慎的态度,有计划地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引导这部分企业向服务业、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三是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上加大对低碳经济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引导低碳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拓宽低碳经济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企业利用民间资金。四是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从普洱实际出发,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将总指标层层分解,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环境保护等作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体系。
突出优化结构,促进工业结构升级。一是提质改造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茶业、林业、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鼓励传统产业企业的兼并重组,推动初级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档次和水平。淘汰传统产业领域内的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和生产线,促进企业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清洁化,推动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培育新兴产业。制定出台优惠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财政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的重大技术研发。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做大做强做优普洱市茶、林、电、矿、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以及咖啡、烟草、蚕桑、橡胶、生物制药六大骨干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和产业聚集力的产业集群。四是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市场手段配置资源不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提高非公经济比重。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构建中小企业发展“绿色通道”,着重培养特色产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推进自主创新,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以低碳经济为切入点,把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多元化搭建创新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是产业化转化科研成果。推动水电、风力发电、新材料环保产业、信息通讯技术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换。三是自主化推进技术研发应用。重视节能、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工作,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融合市场现有的节能、低碳技术,迅速加以推广和应用。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对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鼓励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作者系普洱市社科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