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生活 >> 正文

“低碳生活”走进农家院

发布日期:2012/11/1 8:53:47 作者:张小兵 出处:甘肃日报

  本报通讯员 张小兵

  “低碳生活”听起来似乎离农民的生活很遥远,但在华亭,新、奇、妙、好的“低碳生活”走进了千家万户,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低碳生活”的美好。

  新:政府发补贴,家电选“低碳”。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成了华亭农民的“香饽饽”。

  西华村村民李耀才最近购买了一台新型节水洗衣机。他高兴地说:“以前用的老式洗衣机噪音大还费电,新买的不仅静音更节电,衣服也洗得干净多了,国家还给补贴了300多元呢!”

  如今,在华亭县,像李耀才一样,低碳文明成为农民的时尚选择。

  奇:热水器上“房”,生活更舒适。裕民村村民刘波说,“现在虽然进入深秋,但只要一拧开太阳能水龙头,热气腾腾的水会哗哗地流出来,能洗衣、能洗澡,太方便了。”

  农民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后,做饭、洗菜、刷碗,洗脸、刷牙都可以用上热水,既方便又节省烧开水的电费。农村群众对太阳能热水器也越来越青睐。

  妙:沼气进灶房,做饭不冒烟。“过去家里做饭都是烧柴和煤,费时费力不说,还污染环境,用上沼气后,既干净又卫生,每年还能节约1000多元的燃料钱。”龚杨村村民赵平说。

  华亭县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动员群众实施“改厕、改圈、改厨”,形成了“废物利用,生态保护,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彻底改变了“烧柴做饭烟熏眼,粪水蚊蝇满庭院”的状况,使农民的生活习惯和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好:太阳能灯上“岗”,走路不摸黑。“村里安上太阳能路灯后,走路再也不用摸黑了。”青林村村民张全深有体会地说。

  在新农村建设中,华亭各村的中心地段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的夜间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路灯下拉家常的、下象棋的、打扑克的,好不热闹。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