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发布

发布日期:2013/5/28 7:42:20 作者:李瑞英 出处:光明网

  由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13年5月24日下午首次在北京科博会平台上发布。该报告解读了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分解了各地区节能减排指标,并提出完成指标的政策建议和落实措施。报告特别聚焦中国的空气污染,从科学角度和国际视点解读雾霾现象,分析其危害,解释其成因,并提出对策。报告指出,有效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和监督检查制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污染排放交易体系,加大绿色节能产业资金支持力度,推广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及优化出口结构、有效规避“污染天堂”效应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倒逼机制,实现深化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有以下亮点:

  一、聚焦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的潘家华和李萌教授等人引用耶鲁大学的研究小组对PM2.5地表浓度测算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大陆仅有海南、西藏、黑龙江三个省(自治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值(PM2.5<10),其余省份均超标。同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91个国家110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及排名,中国的32个城市排名在812-1058位。中国科学院教授王跃思教授等基于京津冀区域原生排放的PM2.5的来源的调查分析指出,该地区PM2.5的主要排放源为:机动车排放和道路扬尘所占比例50%,工业排放的占比例37%,居民化石燃料燃烧和电厂排放占10%左右。据此,治理大气污染应当以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为重点。为此,专家建议,将高能耗的第二产业(工业电厂等)移到有利于一次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的沿海地区或京津冀以北和以西的高海拔地区,同时快速推进脱硫、除尘和脱硝设备的安装使用,提高油品质量,大力促进清洁能源使用,从根本上降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名古屋大学薛进军和郭琳分析了日本等国环境治理的经验,提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迅速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出口贸易结构,加大环境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力度,建立自下而上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以及研究环境污染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加强环境统计等举措。

  二、突出强调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本报告的两位主编,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忠秀和联席所长、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发达国家的经历分析中国环境问题时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教训,遗憾的是中国也没能避免。报告根据发达国家的经历分析,在治理大气染污方面,英国从1952年的“雾都事件”到重现蓝天用了50多年,德国用了30多年,日本用了20多年。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13亿人口,刚刚超过50%的城市化率,高达50%的第二产业比重、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等,使得中国的环境问题牵扯面更广,原因更复杂,治理起来更困难。由此预计,今后中国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重显蓝天,可能需要20-30年以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1] [2]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