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碳排放峰值:大江歌罢掉头东

发布日期:2015/1/22 8:24:16 作者:刘国伟 出处:环境与生活

 

美新车要求每升油跑23公里

 

美国能够自2007年以来从碳排放峰顶一路向下,减排措施功不可没。其中发电行业的减排力度尤其突出,燃油效率的提高也减少了公路运输行业的排放量。天公作美也是一个方面——2011年以来出现的暖冬,减少了取暖的碳排放量。

除去天气因素,其他两方面显然是美国未来长期的努力方向。根据从2012年起生效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到2025年,美国新车和轻型卡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必须达到每升油23公里,提高近1倍;根据美国环保署今年发布的《清洁电力计划》提案,美国发电企业首度被要求到2030年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30%

不过,在利马气候大会上,德国的全球气候谈判研究专家马丁·凯撒认为,美国的减排任务实际上还可以再增加。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美国作出的2025年减排承诺是30%,现在26%28%的指标是“严重倒退”,这有违发达国家自身强调的“责任公平”。如果美国环保署的碳排放法令对发电厂排放能够再严格一些,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就可以作出2025年相对2005年减排40%的承诺。

 

 

2012年美国温室气体构成

 

上世纪90年代欧盟现峰值

 

欧盟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分析”表明,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其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出现在1990年,排放总量相当于55.7亿吨二氧化碳;三种主要成分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峰值均出现在1990年,此后排放量逐年递减。

但是由于欧盟28个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各成员国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出现的时间有先有后。德国、保加利亚等9个成员国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出现于1990年,其余成员国排放峰值分别出现于19912008年,其中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直至2008年才出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数据截至2013年,不包括克罗地亚)。

欧盟国家在全球节能减排和抗击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始终处于前列。在能源领域,欧盟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提高化石燃料效率;在民用和服务业领域大批购买高效终端产品;在交通领域降低油耗;在工业领域提高电机和锅炉能效等。

此外,欧盟不但有德国这样重视可再生能源的急先锋,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在国际上也有良好反响。该交易体系在2013年带来的财政收入达到36亿欧元,其中约30亿欧元用于气候和能源相关领域,形成了良性循环。

今年10月,欧洲理事会宣布通过《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要求成员国在2030年前,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40%,该目标将分解给各成员国共同承担,并把可再生能源在欧洲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至27%。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欧盟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为14%

 

日本碳排放打破原峰值

 

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峰值同美国一样,也于2007年出现,排放总量相当于13.65亿吨二氧化碳。在此之前,日本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峰值已经分别于19901997年出现。但据日本媒体11月发布的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2013年度能源供需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度日本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高达12.24亿吨,已经超过了2007年的历史峰值12.18亿吨。

日本此番刷新记录,据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恢复带来日本经济活动的活跃;二是化石燃料消耗增加,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造成的用电缺口,不得不由燃煤的火力发电厂来弥补,如此一来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上升。

 

完成城市化进程才能“功德圆满”

 

研究一个国家的碳排放峰值,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城镇化、能源发展、控制技术等诸多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2011年的德班气候大会,“碳排放峰值”一词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在今年年底召开的利马大会仍不免成为热点议题。

应该看到,在上百年的时间跨度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达到碳排放峰值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相继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如今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转型成功,这些国家“功德圆满”,二氧化碳排放量随之逐步下降。由此不难看出,要预测一个国家碳排放峰值出现的时间节点,既要看到这个国家的能源转型技术和环保政策,也要考虑到这个国家所受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但无论怎样,全人类环保共识的形成,将成为强大的良性约束力量,让地球村的山清水秀水到渠成。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温室气体排放峰值特征分析》《美国承诺减少百分之二十多的温室气体意味着什么》等文献,以及美国环保署、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国家能源局等网站,在此一并致谢。)

上一页  [1] [2] [3]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