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密切关注国际形势,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来观察中国的发展问题,这是考研命题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巨大的历史感,而且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是在世界大背景下进行的,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区域一体化、科技迅猛发展、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构成当今时代的几个主要特点,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认清和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和特点,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包括大国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争取较好的国际环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一直是近几年命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例如,2001年的材料题是围绕当代时代主题之一的和平问题,提供了若干组材料,要求考生认清: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及其最新表现的新干涉主义;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永远不称霸,不搞军备竞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应遵循主权平等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与此相反的新干涉主义则是干涉别国内政;解决和平问题的关键是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真正停止军备竞赛。
2002年的辨析题是关于国际秩序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建立什么样的世界秩序问题凸显出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张建立的国际新秩序,是美国或西方主导和控制的秩序,实际上仍是旧秩序,其目的是维护大国的霸权地位。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大国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理应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但不能凭借实力对别国实行控制。否则,势必导致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严重阻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2002年文科试卷的材料题是以中国的对外关系为主要考查内容:一是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如1996年中国与俄罗斯关于建立伙伴关系的共同声明,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模式,体现了冷战后中国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则的新外交风格,这是在世界走向多极化条件下大国关系调整的反映。二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三是中国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放在第一位,台湾问题关系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
2002年理科试卷的材料题则是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考查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等三个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各国都可能从中受益,但由于各国的地位和处境很不相同,美国等发达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的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争取互利共赢。
从2003年起,实行文理合卷,“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与其他各门课程内容进一步融合,在题型上又将材料题纳入分析题之中,这就使试题的综合性得到加强。例如,这一年的分析题中除了有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问题(通过评析“单极稳定论”阐述多极化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外,还围绕南北关系问题,要求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视角地综合分析南北经济关系不平等形成的原因、南北问题与时代主题的关系以及解决南北问题的正确途径。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经用“东西南北”四个字来归纳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揭示世界面临的两个战略问题。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则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可见,南北关系是当代世界的重要问题,当今世界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与它密切相连,对此问题的正确判断和分析能力是衡量考生是否具备世界眼光的重要方面。
2004年试卷中的两道选做题,一道是以美国发动的两次伊拉克战争为背景、以美国两任总统的两次对全国的电视讲话为主要素材,考查考生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全球战略演变和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另一道是从世界范围内、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角度看待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它要求考生认清苏东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挫折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暂时现象,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后形态。事实上,在世界社会主义低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便是有力的证明。问题的关键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和竞争中实现自身的更快发展。
2005年试卷中的两道选做题则把视点集中到当代世界另外两个热点问题上:一是由乌克兰“玫瑰革命”所引发的俄罗斯与欧盟之间以及由北约东扩所加深的俄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二是当前世界石油经济战略态势的特点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的选择。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前者属于传统安全的范畴,即所谓地缘政治问题,后者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它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实行正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建立牢固有效的国防安全和资源安全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