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生活 >> 汽车 >> 正文

新版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有何变化?

Eedu.org.cn 作者:文雯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
摘要: 工信部11月22日发布通知,公开征求对《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这是对2015年3月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修订。

 

 

工信部11月22日发布通知,公开征求对《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这是对2015年3月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修订。

经梳理,新版意见稿对比旧版主要有8大变化,其中涉及企业产能方面的要求可谓“巨变”。

第一,在术语上,把“动力蓄电池”改为“动力电池”,更符合行业常用语。其内涵并未发生变化,是指在汽车上配置使用的、能够储存电能并可再充电的、为驱动汽车行驶提供能量的装置,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不包括铅酸类电池。

第二,产能要求大幅提高。新版规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对比可知,新版对锂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的要求扩大了40倍。对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的要求扩大了10倍。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的产能要求稍微宽松一点,只翻了一倍。根据相关机构的调研数据,从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来看,目前能达标的屈指可数,仅比亚迪一家。

第三,对企业新增安全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近两年内没有出现生产经营和产品应用重大安全事故。

第四,生产条件方面,新增关于监控和一致性的两项要求。一是必须具有“实时监控的生产环境监控系统”。二是企业应具有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并建立从原材料、半成品、生产过程工艺参数、产品出厂等完整的监测体系,具备工艺精确控制等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

第五,技术能力方面,新增设备和研发能力的两项要求。首先,企业应配备至少满足材料分析、研发试制、安全评价、性能评价等的相关开发工具、软件、研发及测试验证设备、试制设备(含中试线)等。其次,企业应具备完整的产品研发经历,并具有产品研发持续投入保障能力。

第六,产品要求方面,动力电池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并经具有资质的汽车动力电池相关检测机构测试合格。与旧版政策相比,新增了QCT897-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和GB/T汽车用动力电池编码规则。

第七,售后服务能力方面,新版意见稿的要求更加具体,企业应具有对动力电池故障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动力电池使用、故障及主要问题总结分析的能力。另外,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不限于系统企业,所有动力电池企业都应满足国家和地方关于动力电池产品回收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

第八,整体规范管理方面也有小调整。暂停公告资格的企业,应限期整改,整改后再次核查仍不符合的,将从目录中予以撤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列入公告,属于直接关系安全事项的,撤销后3年内暂停受理公告申请。

2015版汽车动力电池规范条件的实施时间并不长,从2015年5月1日至今只有一年半时间,但其引发动力电池行业发生的变化非常剧烈。目前工信部已经评选了四批准入企业,一共57家,包括56家单体企业、1家系统企业。根据最新统计,申请的企业已经多达70家,而外资动力电池企业迟迟还未能获得准入。对于还未能进入电池白名单的企业来说,新版规范条件意见稿明显把门槛拔得更高了,光是产能这一项要求就能把绝大部分企业拒之门外。

已经获得准入的企业也不能高枕无忧,工信部将对目录进行动态管理,很有可能还面临重审。今年4月底,工信部发布动力电池目录申报补充条件后,前三批准入企业根据要求做了补充检测,现今看来还需再检测审核。

整体来说,动力电池企业面临政策标准上的挑战非常严峻。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