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生活 >> 综合 >> 正文

2016,我们的文化记忆

Eedu.org.cn 作者:新华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4
摘要: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回眸过去的2016年,哪些事、哪些人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图为电影《湄公河行动》海报。

 

 

◆新华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回眸过去的2016年,哪些事、哪些人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文以载道”引领社会风尚

2016年,文艺工作者带给我们很多精彩记忆。曹文轩、刘震云等斩获国际文学奖项,《湄公河行动》突破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困境,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惊艳全球,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活动跨越欧亚……

2016年年底的文代会和作代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的四点希望,鼓舞着文艺工作者继续从“高原”攀向“高峰”。

而同样文以载道的新闻工作者,在2016年初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后,也深受鼓舞,围绕48字职责和使命,着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文化+”的新深度

2016年12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数字创意产业”赫然在列。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和相关产业的相互渗透。

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创意产品,已成为群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2016年前三季度,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一马当先,营业收入达到3917亿元,增速高达30.8%。

图为《最忆是杭州》演出。

 

除了“文化+互联网”融合加深,2016年“文化”开始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从创意农业到特色小镇,从文化节庆到城市品牌,从故事挖掘到创意策划,从产品的种类到品质,都体现出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的温度。在很多地区,文化旅游成为发展新引擎,特色文化产业成长为新的支柱性产业。走出“吹拉弹唱”的“小文化”,融入国民经济的“大文化”,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正成为拉动一方经济的硬实力。

2016年,随着故宫及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创产品热销,文物也逐渐卸去了时间的尘埃和神秘的面纱,在公众的生活、审美和需求中搭建起一座文化桥梁。2016年公布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文物单位采取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要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创意策划和运营推广提高产品竞争力,也需要文化情怀和工匠精神,以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深入诠释文化自信,全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阅读人群更广泛

今天,阅读不再受限于空间和时间,我们与书前所未有地亲近。既有一书在手、万书皆有的电子书,也有轻点鼠标、书到门口的网上书城,既有400多个城市常设的读书日、读书月,也有“丢书大作战”等好玩儿的读书体验。

城市中,24小时不打烊书店筑就新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乡村里,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等基础设施日益普及完善,让田间村落飘满书香。

阅读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风尚。《2015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近3亿,其中16岁~45岁的用户超过九成。消费数据同样佐证了年轻人对阅读的渴望。天猫数据显示,21岁~30岁的年轻人占总购买人数的近40%,成为2016年“双11”购书的主力群体。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也显示,国民综合阅读率再创新高,达到79.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远少于发达国家。阅读土壤的形成,除了依靠社会倡导和公众意识的提升,也需要在完善图书馆建设、加强优秀图书创作、推介等软硬件方面持续努力。

电影在增速放缓中回归理性

中国电影自2003年起一直保持平均35%的市场增长率。2016年票房虽仍超上一年,但涨幅明显放缓,低于业界预期,拐点论、天花板等观点不一而足。

2016年电影市场呈现出先热后冷的局面:春节档依靠《美人鱼》等影片的强力拉动,票房同比增长67%;暑期档虽总票房同比基本持平,但国产片票房下滑近40%;随后的中秋档同比缩水15.9%,国庆档同比缩水23.4%。

在院线扩张等要素所带来的票房增长渐渐达到极限时,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在哪?专家表示,增长速度的放缓对于问题颇多的中国电影市场未尝不是一个回归理性的契机,资本市场的降温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中国电影市场吹沙见金,只有精品才能真正获得市场的青睐。

与中国电影一同进步的还有观众的欣赏水平。他们已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大明星、大场面、大制作,而是对某种类型、某种风格的影片情有独钟。电影消费的分众化将是未来趋势之一。

机遇与挑战并存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经全国人大审议,11月7日获表决通过。业界认为,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它将为国产电影的发展保驾护航。

大师远去艺术生命长存

2016年,璀璨的艺术星空,又有一些巨星陨落。中国文艺界一些熟悉又亲切的身影,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这一年,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梅兰芳先生之子、梅派京剧大师梅葆玖;《白鹿原》作者、著名作家陈忠实;著名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义女李世济;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锺书夫人杨绛相继逝世。

图为2016上海国际汤显祖·莎士比亚戏剧节媒体通气会上,一位昆曲演员在表演。

 

大师加速离去之时,人们愈加反思当今文化传承方式:“国学热”、幼儿汉服读经的背后,传统学术典籍仍旧无人问津;正统的学术研究背后,难免催生兜售传统皮囊的贩夫。谁来为今人传承传统,传播真实的中华文化?谁去满足社会大众真正存在的文化需求?

随着时间流逝,一些文化传承人终将离去。而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与利用方式,健全制度保障,才能在确保文化传统被完好继承的基础上,扩大传播影响,形成社会效益,真正打造民族专属的文化自信心,建立带着本民族烙印的文化品格。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