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人工湿地公园变污为宝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4 | ||||||||
一股清水顺山势而下,沿途经过9道台阶,每道台阶上长满芦苇、睡莲等水生植物,白鹭、野鸭在水中嬉戏,林间小路蜿蜒而上。真是一道山涧溪流的美景。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股溪流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山泉水,而是经过生态自然“消化”的生活污水。 这就是在北京军区某部机关建设的人工湿地公园,每天2000吨生活污水经过这片湿地的净化,既形成景观,还可用于浇灌绿地。 该机关用水人口近万人,每年污水排放量达80余万吨。以前生活污水就近排出营区,严重污染周围环境。营区节水从治污开始,确立了“污水变中水,中水再利用”的目标。 2005年,营区利用东高西低的独特地势,精心规划,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人工合成湿地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工程,建成了2万平方米地表流湿地湖泊、2.2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和千米景观明渠。现在,生活污水全部流入山脚下的收集沉淀池,简单沉淀后进入潜流湿地。污水以潜流形式在湿地土层下面,通过布设的管道流动,经过水生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解处理、吸收,再通过回收管网汇集到清水池,形成一处湖面景观。经过湿地公园净化的污水已经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中水。当水再次流到山脚时即进入中水管线,通过分布于营区的喷灌系统,用中水灌溉大院17万平方米的草坪绿地。 目前,该营区的生活污水实现100%处理利用,大院绿地除边角地带外,全部实现用中水进行浇灌,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新水10万吨,绿化用河水20万吨,节约经费约70万元。此外,污水处理过程全部采用生态处理方法,只需要水泵、自动格栅和水力筛等简单设备,用电少、耗能低,人员少,每吨处理费用只需0.25元。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评论:寻求环保治理方式的“ 注重对河流的科学治理着力改 城市河流治理的“经济账”该 主要污染物“不降反升”,症 我国湖泊即将 进行全面“体检 我国科学家发现治理石漠化“ 130多位专家建议书:呼吁对我 修复湿地河道治理构筑水生态 甘肃斥资14亿元治理黄河污水 治水保水源 浙江省兴建首批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