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绝迹多年的水禽和鱼类重现白洋淀 | ||||||||
作者:张树春、… 资讯来源:河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5 | ||||||||
本报讯(张树春、陈晓轻)今年以来,随着白洋淀上游补水、淀底清淤、淀区及周边污染治理以及打击生态破坏行为等措施的实施,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鱼、鸟种类明显增加,一些绝迹多年的水禽和鱼类也重现白洋淀。 生态补水为发挥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提供了保障。尤其是近期白洋淀地区连续降雨,使得白洋淀维持了生态水位,水生鸟类、鱼类有了一个持续、稳定的繁衍环境。近几年来,省、市、县共投资4000多万元,对白洋淀实施淀底清淤,截至目前共清除泥沙500万立方米,提高了白洋淀的缓洪滞沥、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防止了淀区萎缩,恢复了湿地生态,为鱼类和水生植物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加强白洋淀自身污染综合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关部门还严格控制白洋淀及周边地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将淀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域,对核心区、缓冲区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同时还取缔了污染严重的柴油机船,代之以环保型液化气动力船;并组织水区村民将淀区的生活垃圾实行定点集中处理,今年6月份以来,共清运、填埋生活垃圾上千吨;为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行为,保护淀区资源,由白洋淀湿地保护管理处牵头,公安、环保、景区执法大队等单位配合,3至7月份,该县共查处打鸟、密网捕鱼、毁苇造田、采摘荷花荷叶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近百起。 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已逐步恢复。白洋淀水位已达到6.85米,水质明显好转,鱼、鸟大量增加。鸟类种类达到192种,一些绝迹多年的水禽如大鸨、天鹅、东方白鹳不时出现在芦苇丛中,灰鹤数量达到216只,并连续发现了27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鱼类资源从2000年的11科18种,恢复到现在的17科34种,一度绝迹的马口鱼、棒花鱼等又重现白洋淀。此外,芦苇等水生植物的大面积生长,使得白洋淀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地下水下降幅度同比减少0.6米,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人工 保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人工繁 乌礁湾围垦后珍稀鱼类绝迹 黑龙江鱼类面临资源危机 各流 白洋淀问题病在管理体制 龙多 白洋淀苇绿鸟鸣待游人 白洋淀治污须破九龙治水格局 生态水滋养"华北之肾" 白洋淀 德开发出净化湖泊新技术 湖水 水位达6年来最高 白洋淀有望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