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 ![]() ![]() |
|
||||||||
西线调水涉及的国际政治与环境问题 | ||||||||
作者:秦晖 资讯来源:经济观察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0 | ||||||||
温室效应是调水福音吗? ——大西线调水的环境生态前景 大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是今天一些“反坝”组织最喜欢举的理由。平心而论,对这种大尺度长时段的影响我们至今还了解不够,无论是“敬畏自然”还是“人定胜天”如果意识形态化,特别是用这种意识形态去套用于一切具体问题,那都是很糟糕的。但是应该说,对于我们已经了解的某些环境问题而言,“大西线”的宣传者显然是太漫不经心了。 例如郭开提到:近年来西藏诸水流量有增加的趋势。他认为这是调水的利好消息。有人更宣称:“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青藏高原冰山雪域的融化速度在逐年加快,这一总体趋势又为朔天运河的调水总量增添了一份安全系数。”的确,不仅西藏,近十年来由于气温升高,高山雪帽加速融化,新疆等地也出现融雪补给型河流如塔里木河等流量增加的现象。但是识者大都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种暂时的“水多”不是好事。因为高山积雪不可能是石头里冒出来,它终究还是来自降水。而近年来的气温升高不管是否因为温室效应,其表现都是降水减少,蒸发增加,雪线上移,冰川后退,雪帽变小,乃至在一些海拔、纬度较低地区(如祁连山)雪帽近乎消失。虽然现在融雪增加一时会带来较多的来水,但是这种降水-融雪平衡被打破的长远后果是什么,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而且这一“后果”可能并不要很久就会显现。建设周期如此之长(郭开声称只需五年,怎么可能?)而耗费如此之大的“朔天运河”如果好不容易竣工后,雅鲁藏布江却因高山积雪这个“固体水库”的萎缩而减流,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供水能力,怎么办? 而黑龙江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它与一般温带低海拔河流一样主要靠直接降雨补给,并非融雪型河流,近年来其流域也未出现长期性气候恶化与流量变化。同时它的流量与上述设想的调水量之比要远远超过“引雅”设想,即便出现某种程度的减流,其调水的保证余地仍然足够的大,不会影响调水的可行性。 以上所说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调水涉及的环境问题并不仅仅这些。不管怎样,战略性调水除了工程问题之外,还涉及许多别的方面。任何单一专业领域的“专家”恐怕都无法掌握所有这些问题。显然,这种时空跨度如此大的调水若要成功,除了需具备多方面的科技条件,关键还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国土整治与技术性重大公共决策机制。这还不仅仅关系到调水。实际上,从这些年来水利问题的许多论争,当年的三门峡、三峡,直到最近的怒江、金沙江水电开发,这方面的教训都不少,有必要对此做一番总结。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海上造树林 引来珍稀鸟 曾培炎强调建立环保责任制解 院士呼吁我国应大力发展绿色 周生贤: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 举手之劳,就能保护环境 修修补补解决不了环境问题 [书讯]从政治学角度看待生态 杨富强:中国的能源和环境目 周孝正:当今中国环境问题以 戈尔拍纪录片关注环境问题 欲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