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环保风暴”再起 今番剑指何方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环保风暴”再起 今番剑指何方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7

  近几年“环保风暴”频刮,其直接目标,无疑是打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并杀鸡骇猴以儆效尤。固然,诚如有人所说,环保工作不能仅靠风暴,更在于常规性工作。但我们必须考虑这样一个现实:环保部门一直是个弱势部门,近年之所以迅速闯入公众视野、因媒体的关注而变得逐渐强势,“风暴”实在功不可没。同时,正如潘岳所言,“环保总局掀起‘风暴’的确是因为忍无可忍”:2006年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严重污染事故;去年环保总局停批、缓批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163个,投资额达7700多亿元,其中50%以上是钢铁、火电、石化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12日也强调: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尖锐。

  沉疴必用虎狼药,矫枉难免会过正。对长期罔顾环境和人民的呻吟、只图自己利益增长的企业和地方来说,此次遭封杀,正可谓咎由自取。而且,“一刀切”式的封杀,虽可能殃及无辜,只是所谓“次优选择”,但从环保部门目前可以利用的政策来说,已属于“最优”。从2005年重点查处电力行业的第一次“环保风暴”,到2006年重点查处化工行业的第二次“环保风暴”,再到几天前掀起的以“区域限批”为着眼点的第三次“环保风暴”,环保力量的一次次爆发和发挥实效,让人乐观。

  “环保风暴”频刮,其终极目标,则是民生。查处污染企业也好、区域限批也好,都并非为了治污而治污,而是为了呵护公众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当前,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全国近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后,国家环保总局调查发现:2万多家石化企业基本在江河边和人口稠密的饮用水源地;更为严重的是,45%的化工企业存在严重环境风险隐患。去年甘肃“血铅事件”,就是企业利润、地方GDP政绩与民生不对等博弈的一个典型恶果。近期,《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公布,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81%的人饮水思“危”,73%的人忍“气”吞“声”……环保,已然成为关系民生、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正因如此,2007年环保指标将被正式列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环保风暴”已起,终将剑指重污染企业,呵护民生。它能否摧枯拉朽、激浊扬清,还公众一个青山绿水,我们心存希冀。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环保总局展开第三次环保风暴
    潘岳任环保总局第一副局长 坦
    发展循环经济 湖北劲掀环保风
    频繁遭遇环保风暴 石化业面临
    首次“环保一票否决” 辽宁掀
    第二轮“环保风暴”以刑事处
    从“环保风暴”到“绿色GDP”
    环保风暴走向平民化 公众环保
    做“曲突徙薪”的智者
    潘岳谈圆明园事件:我们会用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