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矿山开发与生态保护如何双赢?

Eedu.org.cn 作者:石新立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3
摘要: 矿产开发也要转变思维观念,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推进。

  陕西渭北“旱腰带”矿山整治及生态修复相关问题曾被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导致矿山开发生态破坏的原因主要是无序开发和生态恢复治理监管不力。

  生态环境损害容易治理恢复难,治理恢复花费的资金投入要比当初损害时得到的收入高很多倍。据笔者调研发现,以泾阳县为例,矿石开采每年给当地政府财政带来最多500万元的财政收入,但矿山治理费用却高达20亿元。

  当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和环境因素约束趋紧,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愈加突出,核心聚焦点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以陕西为例,一方面,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有广泛的市场需求,据粗略估计,仅境内成西铁路、兰西专线、大西安环线及关中城市基建等对石灰石的需求总量就有1亿吨左右,而目前供应方面不足4000万吨,供需矛盾突出。但另一方面,矿山无序开采又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如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考虑的重中之重。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所以矿产开发也要转变思维观念,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推进。

  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就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上把握好平衡。这需要各级政府做好需求量的统筹规划,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测算出境内矿产总需求是多少,把握总量控制,然后根据需求地域分布特征,按量分配各区域指标(需求量和企业个数限制),量完即止。

  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就要运用好行政手段和市场调节手段。各级政府要对矿产资源开发做出科学规划,划出生态保护红线,区分哪里是可采区、哪里是限采区、哪里是禁采区。同时,对于乱采滥挖的现象要严厉打击。此外,还要严格采矿权审批,提高准入门槛,制定完善与矿山环境治理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要求。

  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就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监督。以省为单位建立矿产资源信息台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职能部门定期利用遥感和航拍方式对整个“旱腰带”矿产开发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违法采矿现象和环境绿化不作为现象,并及时处置。

  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就要妥善进行生态恢复治理。遵循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植被为辅的原则。对于缓坡和台面进行覆土绿化,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树种或草本植物,这种办法比较经济实惠,投入少见效快。对于立面岩石裸露的山体,可以采取挂网喷播技术,即把整个岩石坡面挂网,泥浆跟草籽整个混合喷射上去,此办法投入成本较高,适合破坏面积小的矿山治理。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地旅游发展等,对裸露岩面山体进行彩绘。

  作者单位: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