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发挥上海金融中心优势作用 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Eedu.org.cn 作者:王淳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28
摘要: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是应对国际新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布局。

王淳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是应对国际新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布局。上海自2013年起作为全国7个试点城市之一开展碳交易试点,截至目前,累计交易量1.55亿吨,其中上海配额交易4500多万吨;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约在1.10亿吨,总交易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设立力争在2025年提前实现碳达峰、建成全球碳交易中心的目标,需要科学系统地谋划部署,可以从以下4方面入手:

第一,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通过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方面能够起很好的倒逼作用。更重要的是,碳交易对控排企业排放管理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控排企业排放管理的逻辑从单纯的控制逻辑转换为成本和效益相关的逻辑,从设备和能源部门转向更综合性的部门,统筹考虑管理水平提升。碳交易市场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是与能源政策和环境政策相互支撑的。碳交易启动后会促进能源实现更好的转型,一些清洁能源项目会提前或加速推进。

第二,发挥上海人才优势,科创优势。上海有很多的高校和院所,还有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可以推动科技创新策源,加快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加快推进节能降碳环保关键技术创新,打通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这方面会给整个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带来一系列投资机会、投资量。据估算,仅相关能源基础设施领域2020-2050年的累计投资需求就高达100万亿~138万亿元,带动的其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更是不可估量。这些也都为上海打造“科创中心”提供了新助力。

第三,促进碳交易为代表的绿色金融发展。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将碳金融纳入到金融中心整个框架体系建设中来,增强上海对于全国的碳金融服务功能。碳远期交易目前还不是很活跃,主要与现货市场规模有限以及碳市场交易主体特点有关,碳配额现货的主要持仓都在控排企业手中,控排企业参与市场主要是为了履约,对从事交易谋利的驱动力不是很强,流动性的提供者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但投资者手上没配额,需要向控排企业购买,持仓较少。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努力争取把上海建成国际碳金融中心。

第四,全面提升上海城市品牌形象价值。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用碳减排碳达峰和整个的生态环境改善来建立高质量城市生态体系,通过减排降污的协同治理,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健全、金融机构高度集聚的优势,不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取得很大成绩。

当前,上海需要发挥金融中心特色地位优势,抓住碳达峰碳中和的契机,具体可以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是充分发挥上证所、上期所、外汇交易中心、中证登、中央结算等金融机构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碳交易的金融产品化,对现货、衍生品和期货等进行多维设计,致力于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碳市场。

二是利用陆家嘴金融城等集聚效应,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和碳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市场交易、创新产品工具。适度推出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绿色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的投资渠道,鼓励更多境外绿色投资者的资金入市,探索这部分资金试点投资碳商品。

三是利用张江科学城等科研机构优势,培育鼓励发展碳交易和碳评估中介机构,开展数字技术与碳金融深度融合研究,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投顾等先进技术在客户筛选、投资决策、交易定价、投/贷后管理、信息披露、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发展。

作者系上海市徐汇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