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新华专访:气象专家详解重庆高温干旱 | ||||||||
作者:刘刚 蒙… 资讯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8 | ||||||||
主持人:从今年新闻报道中获知,重庆使用了很多次人工降雨,很多网民对人工降雨感到很神秘,他们想了解一下重庆的人工降雨主要是在哪些地区?人工降雨是发射到大气层,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刘德:我们知道产生降雨,有这样几个条件:首先是水汽条件,如我们要加工一个物品,要有原材料,那么对于产生降雨,水汽它就是它的原料。第二个条件是要有上升运动,就是相当于加工过程,因为上升运动把水汽带到高空凝结过后形成云,才能产生降水,所以上升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第三个条件就是适量的凝结核,因为水汽的凝结需要一个附着体,如果没有凝结核水汽不能有效地凝结。凝结核通常就是一些弥漫在空气中的尘埃。 知道降雨形成的几个条件后,我们再来看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实际上主要就是通过在高空撒播凝结核来促进水汽凝结,增加降水。我们撒播的凝结核通常是碘化银。 人工增雨的点必须事先选定,向空域管理部门申报,经过他们批准同意,增雨点可以多余我们的高炮点,火箭点。比方说一个区县,可能有三门火箭、三门高炮,可以事先选定十个作业点,那么这三门火箭,三门高炮就可以在这十个点上作业,除此以外是不能去的。并且在每次要作业之前,都还要事先向空域管理部门提出空域申请,经过批准过后才能实施。 主持人:这次大旱重庆使用的人工增雨作用明显吗? 刘德:应该说增雨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4-5日,全市普遍是10-40毫米的降雨,部分区县出现了50-80毫米的降雨。降水的范围和强度都可以。 关于人工降雨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应该说用于增雨的凝结核的含量是非常少的,通常一枚增雨弹的碘化银只有1克左右,火箭弹的碘化银的含量是10克左右,也有人接下雨水来分析这个碘化银的含量到底有多大,可以说含量非常非常少。人工增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为什么气象台预报的最高气温有时候总是比实际感觉的气温要低,专家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刘德:气温实际上受周围环境和地表状况影响非常大的。在高楼林立的城区测得的气温,可能比湖面、山区测得的气温要高好几度。因为它的地表状况不一样,周围环境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气温的测量和预报方面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气象台目前观测和预报的温度是在一个平整草坪上面,距地面1.5米高的避光通风条件下的百叶箱内的环境温度。这跟大家拿个温度表放到水泥地上测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它是一个计量标准? 刘德:这个标准是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是一个国际标准。因此我们在进行观测和预报时都是要根据这个标准来做。显然在繁华街区,比方说在解放碑实际温度可能就比气象观测和预报的温度要高一些。因为它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对这个问题,好多市民就有一种误解,认为气象台在预报温度的时候经常打埋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一回事。气象部门是讲究科学和实事求是的。 主持人:人工降雨技术,你们认为是不是最有效的抗旱措施? 刘德:应该说人工增雨应该是有效抗旱的途径之一。抗旱的措施很多,如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等,人工增雨可以在特定时期为局部地区增加一些降水,起到抗旱的作用。另外,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它是属于半干旱区域,存在资源性缺水,西北地区一年四季都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据了解作业效果比较明显。 主持人:人工增雨多了,自然降雨就少了,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刘德:这种问题不存在。因为降雨主要还是要有水汽条件和上升运动,降雨的条件没有,再怎么实施人工降雨都不行,因为没有具备降雨的条件。 主持人:你们怎样评价重庆的气候,总体评价是否属气候恶劣地区? 程炳岩:我觉得今年重庆出现这样的高温伏旱,社会影响比较大。其实对重庆的气候了解还是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估计。有的可能说重庆这样的气候,有可能外商投资望而却步了。其实重庆的气候我觉得还应该庆幸,咱们所处的位置,地形地貌都在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气候影响,在全球的副热带地区都是干旱,半干旱气候。重庆这个地方虽然说夏季有时候温度高一点,但一般的年份大于40度的不超过5天。重庆气候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冬天温度相对东部地区可能要高3、4度,所以我觉得不要因为今年的高温伏旱就对重庆的气候就没有信心了。我说还应该庆幸,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东亚季风气候,重庆四季还是比较鲜明的,温度也适宜。所以对重庆的气候要有信心。要适应气候,了解气候,认识气候。在我们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方面,要注意趋利避害,利用有利的条件。同时要强调人和自然和气候的和谐,不要因为经济发展破坏气候、生态环境。因为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要利用好气候,保护好气候。 刘德:刚刚谈到重庆气候这个问题,夏季出现高温天气,当然也有它有利的一面,这本身就是一种能源,如果把这种光热资源能够很好的利用起来,实际上也是一笔财富。 主持人:好,感谢两位专家接受我们新华网专访,并回答了网民朋友们关注的问题,谢谢你们。 |
![]() |
![]() |
![]() |
统计部门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 李恒远:落实科学发展观 维护 市场报:欧环保新指令对中国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盲目超前 建 一把开启和谐社会的金钥匙 落实科学发展观:海南篇 风雨 秦大河: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 走进环保的春天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林业生 科学发展观中国摒弃唯GDP论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