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发展纪实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发展纪实
作者:马顺龙    资讯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8

 

  咬定项目不放松 真抓实干促发展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思想,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在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和中共武威市委、市政府及市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启动并实施了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续建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优质酿酒葡萄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祁连山交错带动植物与草地开发项目、普氏野马DNA研究项目、沙漠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高洁净小球藻试验示范光合工厂建设项目等一大批生态建设、动物保护及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同时,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普氏野马放归工程项目、甘肃省濒危动植物标本展览馆建设项目等一批适合中心发展,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高起点、高科技的项目正在积极申报。

  面对生态脆弱、治理任务繁重、部分治理区重新沙化、植被衰退的现状,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措施和切入点来抓。依据新世纪我国林业工作“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针,结合中心实际,制定出了“以科技为先导、生态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苗木培育为基础、产业化发展为动力、林木管护为保障”的林业建设思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先易后难”的原则和乔灌草、带片网、多林种、多树种、造封管相结合的技术措施,编制了中心第一个造林绿化五年规划,确定了区域建设方案。

  为确保中心荒漠化治理尽快步入科学治理的轨道,在多年的造林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研究沙丘造林部位、树种搭配、栽植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的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造林与封育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的科学造林办法。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努力,中心科技人员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30多篇,完成自列科研项目4个,总结出了“三个结合”和“五个转变”的冶沙技术。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始终把治沙造林、生态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确定了“东西合围、南北夹击、规模治理、因害设防、治用结合”的总体规划。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治沙造林初见成效,累计营造以梭梭、桦棒、沙拐枣、毛(柠)条、红柳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11.9万亩,封沙育林(草)15万亩,建成毛条、梭梭、沙拐枣采种基地3.5万亩,“三八”绿色工程基地0.28万亩,军民共建绿色林0.2万亩,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15%提高到了50%以上,人工植被逐年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有效地控制了流沙南侵,使沙区周围7个乡镇、15万人口和近30万亩耕地免受风沙危害,也为濒危珍稀动物的引进繁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分造、七分管”,搞好管护工作是巩固造林成果的一项长期有效的措施。为了切实管好区域内的林草植被,他们把法制教育和自然保护区宣传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支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沿沙区群众中举办法制培训12次,散发宣传单4000多份,提高了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由东沙窝森林派出所和护林员签订管理责任书,分片划段,制定管护指标,明确职责,加强管护,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近年来,该中心连年被评为市、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2003年,被省政府授予“甘肃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上一页  [1] [2] [3]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外科学家联合在长江流域寻
    “母亲河”上建橡皮大坝遭专
    甘肃自然保护区内竟非法探矿
    甘肃斥资14亿元治理黄河污水
    大熊猫放归记
    新京报:白鱀豚淇淇三年祭
    刚果(金)建立濒危动物倭黑猩
    新华视点:甘肃敦煌因缺水面
    防扬子鳄近亲繁殖新举 修“家
    四川自然保护区达115个 九成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