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Eedu.org.cn 作者:季天也    资讯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6/21
摘要: 工作,生活和学习无形中都要接触辐射源,比如来自地外的宇宙射线、家装材料中的放射性成分、去医院做X光和CT检查等。生活中的核辐射到底可不可怕?哪些是人体可以忽略的?哪些又是长期接触很高危的?该如何防护它们的伤害?

中子射线:擅长玩弄魔法


顾名思义,就是高速运动的中子流。中子是原子核中的组成单元之一,不带电。在核电站里,它是触发反应堆核裂变反应的“开关”。比起上面几位兄弟,中子射线还能把本来没有放射性的元素变成放射性元素——中子活化。体内原本乖巧无害的钠元素被“灌下”一个中子之后,就成了具有放射性的钠-24,带来二次辐射。要屏蔽它,需要用水、石蜡、硼砂等富含氢元素或硼元素的物质来为它减速。不过幸运的是,中子射线露脸的场合要比其他射线少得多,来自宇宙中的中子射线微乎其微,地球上能自发释放出中子射线的放射性元素也只占很小一部分,对人体无关痛痒,只有核武器和严重核事故等极端情况,才会造成足以引起重视的中子辐射。

1896年1月23日,X射线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以妻子的手为对象拍下了人类史上第一张X光片,图中的“异物”是一枚戒指。


人体内竟然自带辐射


不少化学和生物成分的危险性都遵循“关键看剂量”的逻辑,电离辐射同样如此。计算人体辐射吸收剂量的单位叫希沃特(Sv,也译作西弗),简称“希”。这是个很大的单位,短期内只要受到0.4希的电离辐射就会出现皮炎、脱发、白细胞减少等急性中毒症状,超过2希就有致命危险,8希以上则回天乏术。为了计量方便,平时常用的单位是毫希、微希(1希=1000毫希;1毫希=1000微希)以及雷姆(rem,1雷姆=10毫希)。

由于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元素几乎无处不在,纵然没有人工核设施,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十面埋“辐”:照一次X射线胸透约为20微希,坐飞机每小时额外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为3微希,在砖石或混凝土建筑中住一年约70微希,胸部CT一次则高达5.8毫希,就连人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钾,都有一部分是具有放射性的钾-40,吃一根香蕉平均也会受到0.1微希来自钾-40的辐射……

总账算下来,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问题科学委员会统计得出,全球普通人每年受到的有效辐射剂量通常在1~10毫希之间,平均2.4毫希,其中八九成是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元素的本底辐射,其余几乎都来自放射性医疗和诊断设备。以这样的辐射剂量,健康人的细胞“体质”和修复能力足以平衡电离造成的不良影响,至于致癌风险,得加码到100毫希/年以上才能办到。对于不和放射性行业打交道的普通公众来说,高纬度、高海拔和过分做放射性医疗,是导致辐射剂量较高的几大因素。

氡几乎是日常生活中的头号电离辐射源,图为美国人均年辐射吸收量及来源组成。


“老烟枪”辐射量或超百倍


要说生活中真正需要关切的电离辐射,主要是氡造成的室内污染。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稀有气体,易溶于水。氡的化学性质比较慵懒,正常状态下不会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它的厉害之处在于既能放出α射线也能放出γ射线,可以通过吸入和饮水潜入人体,所以内照射和外照射都很擅长。居室内的氡通常源自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如矿渣砖、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等等。令人头疼的是,常规的电离辐射屏蔽措施在居家中要么收效甚微,要么很难操作。除了源头把控,性价比最高的方式还是通风换气,让室内空气流动起来。

其实还有一个“毁三观”的生活辐射源——吸烟。美国环保署指出,烟草还长在地里的时候就含有少量天然放射性核素镭、氡-222、铅-210和钋-21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收录的一篇文献数据显示,如果按每天一包半的吸烟量计算,吸烟者一年受到的辐射高达60~160毫希,超出常人几十倍。

实际上,电离辐射就像水、电、气一般,既能造福人类(工业和医疗领域的利用),又能荼毒生灵。只要了解辐射的特性,就能把潜在危害和风险降到最低。

上一页  [1] [2]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