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夜观体验让孩子培养起亲近自然情感

Eedu.org.cn 作者:杜宣逸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0
摘要: 大自然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在国家号召及社会需要的推动下,自然教育发展迅速。

图为一名学生在北京植物园观察夜晚开花的玉簪花。 陈红岩摄

夜晚出外寻觅猎物的螳螂。陈红岩摄

夜色中,硫华菊“睡了”。 陈红岩摄

图为孩子们在北京海洋馆参加“科学探索·寻梦海洋”体验活动。 陈广胜摄

 

本报见习记者杜宣逸

大自然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在国家号召及社会需要的推动下,自然教育发展迅速。孩子从课堂走入自然,用眼、耳、手、鼻,汲取大自然给予的知识和喜悦,在自然中培养英才。

记者最近走访发现,作为自然教育的一种新探索,夜观体验以动植物独特的夜间生物和自然景观为观察对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多变的自然因素让体验更生动有趣

自然教育行业可谓前景广阔。《上海自然教育商业化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家长中有47.18%对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的需求比较强烈,24.92%为非常强烈,只有0.33%表示完全没有需求。同时,多数家长表示,愿意有偿让孩子参与到这些活动中。

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完全户外的观察方式,常常不可避免地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带孩子参加萤火虫观察的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就是冲着看萤火虫去的,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打乱了原定的安排,心中不免遗憾。

北京市植物园科普中心副主任陈红岩说,为了避免观察对象不知“飞”哪儿去了,在观察活动之前,专业老师都会踩点3次,确定其位置。尽管如此,也难免出现在正式讲解时找不到昆虫的情况。这时,指导老师会替代性地给孩子们讲解其他动植物知识,确保孩子有所收获。

自然教育是帮助孩子全方面了解自然独特性的活动,信息量大、整体环境开阔、条件复杂。专家表示,其实多变的自然因素反而会让体验活动变得更有趣味。

比如在海洋馆,孩子们最喜欢看的就是海豚和白鲸,会凑在玻璃展缸前向它们问好。但有时告诉孩子,为什么今天的海豚和白鲸郁郁寡欢,为什么今天的大蜥蜴看起来暴躁易怒,则会更加真实,也更加生动。

“自然教育活动如果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不仅效果不好,还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西安baby blue新早教中心欢欢老师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多年,她认为,自然观察重在“自然”二字,引导孩子认识到自然的瞬息万变,是自然观察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些从业者反映,动植物园内物种数量的缺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夜观教学质量。孩子的好奇心强烈,认识自然的愿望很高,但很多动植物由于生存条件限制、数量极少、危险性大等原因,并不具备观察体验条件,而许多适宜的动植物又面临着“老生常谈”的窘境。

据北京市动物园科普馆副馆长周娜介绍,北京市动物园有400种动物,在业内是比较丰富的,但老师们在常规的周末动物讲解和夜间观察活动中,仍感无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对此,陕西师范大学老师李冬飞说,自然教育不仅仅是为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动物或植物物种,重要的是让孩子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组织者应注重引导,培养孩子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观念,这是知识的内化升华,而不是简单的生物知识的传授。如在夜观活动中,面对自然物种减少,指导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物种减少是随意猎杀野生动物造成的恶果等,以同理心激起孩子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加强规范引导,找准受众扩大影响

为营造更加原生态的自然系统,许多自然教育场馆建在距离市区较远的地方,这也导致条件好但参与难的窘境,影响了孩子和家长参与的热情。

北京一家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今年共举办了两期夜间观察体验活动,但新建的教育场馆距市区较远,出行时间成本高,让孩子和家长的参与积极性打了折扣。

学生课业压力大,课余时间不集中,倾向于就近选择活动场所无可厚非。专家建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增强宣传和寻求合作两方面着手。

在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李冬飞看来,场馆距离远是客观因素,但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找准受众,增强对特定受众吸引力。同时自然教育可以“进校园、进课堂、进生活”,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林老师则建议,自然教育组织应该寻求合作,和相关的领导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灌输环保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然教育的独特性。

自然教育受到家长和社会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由于缺少行业规范和正确引导,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教育机构和公司打着自然教育的噱头进行唯利益至上的活动,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良莠不齐的组织水平和质量,让家长不免担忧。

北京市植物园科普中心副主任陈红岩举例,在与北京市植物园洽谈合作时,有些公司更看重植物园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价值,反而忽略了重要的东西,如活动的效果、孩子们的参与收获和自然教育对孩子的意义等。陈红岩表示,希望相关部门整合资源,让市场有序发展。

乐思童盟的创始人之一夏凯对自然教育的未来则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急功近利的竞争者必将被行业淘汰。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做的人多了,说明环境教育受到了更多关注。”做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家长和孩子的选择就是答案。

夏凯表示,教育有内在规律,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自然教育更是如此。这种慢功夫、精细活,不仅需要老师的高水平引导,还需要对市场的精确把握。不能与时俱进、把握正确教育方向和目的的组织,必将被淘汰。

小贴士

夜观需要哪些装备?

夜观装备应讲究精简、轻便、易于操作,避免给夜观活动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装备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个人防护和观察辅助两大类。

做好个人防护,长袖衣服和长裤必不可少。由于野外夜间蚊虫甚多,穿着排汗透气的长袖衣服、裤子较为安全,既可避免蚊虫的叮咬,也可避免直接碰触到有毒植物,同时防止特殊个人过敏源引起过敏。其次,戴上帽子,保护头部,防止被树上掉下的昆虫蛰咬。此外,还要准备防蚊药品、雨具、饮用水等。

观察辅助类装备则包括相机、手电筒、头灯、笔记本等。

夜观时刻

我们睡了,动物在做什么?

◆本报见习记者杜宣逸

跟随老师引导,在夜幕降临后拥抱自然,倾听回响,这种富于神秘色彩的自然教育新形式,正方兴未艾。夜观自然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拓展对自然的认识,增强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开始懵懂又直观地看待自己和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特别想知道,我们都睡了,狼在做什么。”瑞秋小朋友告诉记者,这是北京市动物园夜间观察活动最吸引她的地方。

据北京市动物园科普馆副馆长周娜介绍,孩子对动物的理解和认识多数还停留在书本上,尤其是对夜行动物。它们远离人群,昼伏夜出,平时很难接触,在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这种难得的观察机会让孩子们非常快乐。

北京市动物园生物资源丰富,是开展夜间自然观察的理想之所,已连续10年开展夜观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记者跟随孩子们在北京市动物园经历了一次夜观活动,发现孩子们对动物观察的兴趣非常大。夜幕降临,孩子们手拉手充满好奇,步行经狼山、狐狸山,头顶不时有几只蝙蝠飞过。四周寂静,夜行动物的眼睛散发着神秘的光彩,耳边只有唰唰的脚步声和孩子们压抑的惊呼。

除了北京市动物园,北京市海洋馆、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市植物园、天津海昌极地海洋馆、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单位,都在近年依托自身特色资源,推出了夜间观察体验活动,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海洋馆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夜观场所。北京市海洋馆科普老师陈洁告诉记者,2016年仅七、八两个月参加夜观体验的小客人数量就达到了去年5个月的总和,共计3000余人次。以前,“生生不息”是孩子们对海洋最深的印象。通过夜观活动,他们才意识到,海洋里的生命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思想、情绪甚至生物钟。

除了动植物知识的学习,孩子们在夜观活动中,还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体验其中的古风古韵。手执宫灯,置身室外园林塔影别苑和染霞山房的古建群落间,聆听老师指导,煮水烹茶,学习品茗礼仪;插花弄叶,赋诗吟词,孩子们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夜观活动中,感受古代文人的园林生活。

风声、雨声、自然声,声声入耳。中国园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部长杨秀娟说,将园林文化的深刻内涵融入生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品赏高雅文化、体验古人的自然观,是他们最想传达的理念。

家长说

女儿眼中闪着爱与希望

◆王金革

今夏,我和女儿参加了“青草间·星空下”夜游北京植物园活动。夜幕降临,孩子们为即将到来的黑暗中的探险兴奋不已。

得到头灯和昆虫观察盒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跟随着“康康”组合——大康伯伯和小康叔叔出发了。大康伯伯是植物专家,在活动中负责引导小朋友观察各种植物。小康叔叔是研究植物病虫害的专家,他主要带领小朋友观察动物。

女儿是第一次参加夜间观察活动,目光中透着期待,紧紧跟着两位老师。

学识渊博的“康康”组合一开始就收获了孩子们崇拜的目光。大康伯伯神秘地告诉孩子们,身边的琉华菊在夜晚的时候会合上花瓣睡觉。这样亲切又生动的语句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与孩子的距离,更拉近了孩子与大自然的距离。

小康叔叔发现有趣的昆虫后,会为大家仔细讲解。他把发现的昆虫分别放在孩子们手中的观察盒里,以便大家近距离观察。谁听得仔细、观察得认真,下一只被发现的昆虫就会放在谁的观察盒里。如此竞争机制怎能不让小朋友们趋之若鹜?隔着一层透明的塑料壁看这些小昆虫,孩子的心里不再有惧怕,取而代之的是好奇与欣喜。

那天,我们在静静的夜幕中屏息期待与萤火虫的邂逅。许是见我们虔诚,萤火虫便如点点星光一般忽隐忽现地来了。这一刻是如此安静。这“星光”闪在孩子们的眼前,也闪在了他们的心里。老师介绍,如此可爱的小昆虫是环境的指示剂,只有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中才会出现。

女儿说:“妈妈,我不会做破坏环境的事情,我喜欢萤火虫,我希望和它们一起飞舞!”

我笑了,望着孩子单纯的眼睛,仿佛看见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在发芽。我非常感谢植物园,感谢“康康”组合。你们带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充满爱的心和对未来的希望。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