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精心培养环保青年领袖

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通过调研寻找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Eedu.org.cn 作者:陈妍凌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9/19
摘要: 骄阳之下青年行,大学生暑期环保实践近年并不鲜见。除了挥汗如雨的跋涉、挑灯疾书的报告、制作精美的PPT,暑期环保实践还能留下些什么?

▲图为学员跟随监察人员到企业检查。

▲图为学员走访湖南长沙一处养殖场。

 

本报记者陈妍凌

编者按

骄阳之下青年行,大学生暑期环保实践近年并不鲜见。除了挥汗如雨的跋涉、挑灯疾书的报告、制作精美的PPT,暑期环保实践还能留下些什么?

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给出答案:可落地的成果,有价值的平台,染绿意的学员。

2016首届中国绿色创新竞赛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16所高校的31名学员同台竞技,畅议环保。

大赛是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项目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现。这个暑期,学员们接受了为期两周的课程培训,并利用5周时间,分赴甘肃、重庆、湖南、江苏、上海等地环保部门或环保企业实习调研,寻找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课题切中实际关注热点

“我们希望将各方利益编织在一起,创造环保共赢局面。” 清华大学学生谢孟希说。公众参与,是她和同学潘忻人寻找到的解决城市餐饮油烟问题的关键路径。

在上海调研时,两位学员了解到,餐饮油烟在上海市尤其是中心城区,是一大重要大污染源,关乎民生和复杂的社会因素,也涉及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两位学员计划打造一款手机APP,通过可视化手段和“绿色餐厅评比”,创造一套绿色餐饮的市场机制。这款软件还结合积分、返利等激励手段,引导公众改变消费偏好,到绿色餐厅消费,从而倒逼餐厅减少油烟排放。地图上真实呈现市民参与后上海市餐饮企业的变化情况,体现出民众防治污染的力量。

一位曾担任地方环保部门一把手的评委用“很有价值”来评价这个课题。他认为,城市餐饮油烟问题量大面广,单靠政府努力远远不够。

竞赛现场,还有颇多学员课题因切中实际、契合我国生态文明改革方向而被点赞。例如,“青苹果联盟”课题组结合甘肃省兰州市的政府环境审计经验和环境管理现状需求,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试行模式与指标体系;比赛中拔得头筹的“土思环”课题组,则针对重庆市农村分散式污水问题,在对现有设备和技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具有专业性、易操作、可持续的治理方案。

此外,学员们关注的议题还包括:我国畜禽养殖粪污处置、工业园区生态共建、在地环保公益产业链模式、外卖餐盒与餐厨垃圾回收、光伏生态产业园构建、环境信访等。

评委们评价这些课题:问题找得很准,切入点非常好。

研究注重实践做深做透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下称《条例》)看过吗?”答辩环节,面对一组研究畜禽养殖粪污处置的学员,评委问道。

“看过。”3名学员纷纷点头。他们在调研时发现,现行法规主要针对畜禽规模养殖作出规定,而对中小养殖户的引导和规范不足。因此,学生们的课题选择聚焦这个薄弱环节。

提问评委频频颔首称赞:找准了政策的不足。他介绍,自己曾参与《条例》的制定工作。当时,为了给予畜禽养殖业适当的发展空间,《条例》主要针对规模养殖。然而,随着近些年畜禽养殖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中小养殖户的管理和引导也应逐步规范,标准也可以适度趋严。

为了把课题做深、做透,学生们进行了大量基础资料搜集和实地走访,多方论证项目方案可行性。例如,试图打造“外卖垃圾回收处理机”的“和盒”课题组,走访了垃圾回收处理企业、垃圾分类试点社区等,从技术可行性、绿色化程度、经济效益等角度,充分论证处理机的技术工艺应当采用厌氧还是好氧处理。

甘肃省环保厅人事处副处长刘建军则盛赞“阳光之家”课题组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项目“务实可行”。项目改进现有的直接输血式、低结合度的光伏发展模式,将分布式光伏与大棚种植、禽畜养殖、观光采摘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能源自给自足、农业畜牧业互相补充、经济充满活力的光伏生态产业园,为当地带来社会、经济、环保效益的同时,还能培养当地绿色文化。

成果务实可行有望落地

在评审现场,评委们除了点赞、“拍砖”,还当起了项目介绍人。

大赛评委、清华大学教授钱易院士表示,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发了较为成熟的发电锅炉炉渣利用技术,她建议“阳光之家”课题组不妨与之联系,进一步改进项目技术。

评委张伯驹对项目的落地可能性格外看重,并在现场帮助课题组介绍相关企业,希望能推动项目的深化、改进和运用。“项目从创新到落地的转化很难,也很可贵。我对这些项目后期产业链的形成非常期待。”

重庆市环保局人事处副处长朱玉娟则对“土思环”课题组的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对策研究十分看重,表示会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反馈回去。课题组在调研重庆农村实际的基础上,帮助基层政府分析制定农村以污水治理为主的环境治理框架,明确治理方案。

在朱玉娟看来,“土思环”课题组非常敏锐地发现了重庆市治理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早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提方案因地制宜,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告诉记者,希望能帮助这些项目与地方接洽,推动它们的落地和应用。

专家建议

暑期实践怎样更有价值?

高校、环保部门和社会组织乐于搭建暑期环保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解环保行业、践行环保理念的窗口。然而,调研雷声大雨点小,研究隔靴搔痒,困扰着不少实践项目的参与者。那么,暑期环保实践怎样才能更有价值?夏季学院项目或可提供借鉴。

充足的资源保障

大学生社会经验尚浅,资源协调、调动能力不足,有时难免陷入“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窘境,拿不着关键数据资料,触不到环境问题核心。

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项目则为学员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项目在环境保护部的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和苹果公司共同发起成立。项目组织者充分协调5省市环保部门和环保企业,让学员得以深入一线了解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号准现实脉搏,并探索、完善他们的绿色创新想法。

清华大学学生谢孟希表示,在上海调研期间,上海市环保局向课题组提供了有关上海餐饮油烟问题的许多关键数据,这对课题组设计开发手机APP帮助非常大。

专业的教师指导

专业的指导能够为学识背景各异的学生打开一扇快速了解环保领域的大门,也大大提升课题的专业性和决策参考价值。

例如,夏季学院项目在课程培训、实习调研和竞赛3个阶段,都为学员提供了专业指导。主办方邀请十余名业界专家开展主题授课,学员们不仅能在课堂上接触到环境领域的前沿议题和观点,还可以通过邮件在课下向专家请教。实习调研环节,各课题组见到了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业界研究者。重庆市环保局还为在当地调研的两个课题组分别配备了一名重庆市环科院研究人员随队指导。此外,在撰写项目报告、备战创新竞赛时,也都配备了专业指导老师。

紧密联系实际

在一些大学生暑期环保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为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研究目标,眼高手低,难以落实。专家建议,暑期实践平台要对学生课题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开展力所能及的课题研究,从周边小议题切入,做到深入、实用、接地气。

另外,重庆市环保局人事处副处长朱玉娟表示,在某些领域,基层环保实践与理论研究存在脱节,许多实际问题需要智库们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解决。因此,优秀的暑期环保实践项目就是能在培养环保创新人才和青年领袖的同时,将基层实践中的问题反映给研究者,促进学界和业界的沟通,推动问题的解决。

学员点滴

绿色种子在发芽

“我们明白了书本中的顶层设计在基层推行中会遇到的障碍,明白了环保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有趣。”青苹果联盟课题组在实践感悟中写道。

夏季学院项目旨在培养新一代环保创新人才和青年领袖。经过数周学习实践,学员们对环境议题的认知有所加深,关注度大大提高。正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所说,虽然从专业角度看来,有些课题仍然稍显稚嫩,但绿色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颠覆

认知

过去误解了环保部门权责

“去了才知道,我们搞错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丁木桥说。暑期实践时,他和同伴们带着外卖垃圾回收处理课题,赴重庆调研。行前,他们以为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属环保部门责任范围,到了才知道,这属于市政部门的职能范围。

丁木桥说,人们常常误解环保部门的责权,把板子错打在环保部门身上。例如,工地上的噪声归环保部门管,广场舞噪声归主管生活噪声的公安部门负责,KTV产生的噪声则由负责文娱噪声的文化部门管理。可这些在不少人看来,都归环保部门管,丁木桥过去对此也不甚了解。

5周的调研还让丁木桥对基层环保人员繁杂忙碌的工作状态有了直观体会。课题组在环保局调研时经常会被调研对象的工作电话所打断。

丁木桥感慨,每个部门都有现实困境,都不容易。

拓展

领域

没想到会从事环保相关实习

学员杨丽参与研究外卖垃圾回收处理课题。她表示,自己现在浏览新闻时,会不自觉地对环境新闻多加留意,并认真思考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之道。

杨丽近期获得了一家法国电力企业环保类岗位的实习邀请。出乎她的预料,在实习面试环节,企业方对她的垃圾回收处理课题非常感兴趣。杨丽笑道,自己原本致力于从事跨文化交流,却没想到会从事环保相关的实习。

夏季学院项目为杨丽开辟了新路径,她表示,会仔细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努力寻找环保与文化交流领域的结合点。

结识

同行

毕业后要投身环境教育

参加大学生绿色营、担任环保机构志愿者,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张汾对环保事业的热爱由来已久。一年后,她即将硕士毕业。对于就业,张汾早有了自己的打算——投身在地环境教育事业。

今年夏天,张汾带着满满的求知欲,参加了夏季学院项目。她和队友走访上海市环保部门、学校和环境教育机构,总结提炼上海市环境教育经验,探究在广西复制推广的可行方案。张汾表示,项目让她接触到许多成功做法,也与环境教育领域前辈建立了联系。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