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加强行业指导推动公众参与

Eedu.org.cn 作者:董亚楠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2
摘要: 开展自然教育遵从的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对孩子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原则,以此增强孩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并健全他们的人格。

本报见习记者董亚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然教育从业者、杭州大地之野自然学校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徐剑敏对这些内容颇为关注。“开展自然教育遵从的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对孩子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原则,以此增强孩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并健全他们的人格。”徐剑敏表示,报告中的信息,给了自然教育工作者更大的信心,促使他们在开展自然教育这条道路上继续稳步前进。

自然教育作为“在自然中实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从最初的萌芽,到逐渐兴起、系统性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探索和实践。徐剑敏告诉记者,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人们忽略了自然的美好,山川、溪流、森林和原野距离孩子的成长越来越远,孩子与大自然之间形成割裂。目前,各大城市开始举办自然教育论坛,成立自然教育机构、营地机构,迅速推动了自然教育向前迈进。

“在自然教育中,孩子能够感知到真实的世界,用身体感受自然界气温的变化,用双眼发现自然万物缤纷的色彩。在体验式活动中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徐剑敏表示,自然教育是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 推进自然教育,共建生态文明,这既是中国自然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是每一个自然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虽然,我国自然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徐剑敏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让公众对自然生态有了更强烈的关注;其次,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大家的教育理念发生了一定改变,推动自然教育的发展。此外,自然教育机构和从业者在推进自然教育事业上,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同时,相关从业者也应看到自然教育行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我国自然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以及行业规范化和内容深度等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对此,徐剑敏建议,自然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业者,应以引领和服务我国自然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针对自然教育行业现存问题,通过行业标准的制定发布、专业人才队伍的扩充、组织机构建设以及网络平台的串联等系列措施,加强行业引领、指导,不断总结先进经验,逐步完善我国的自然教育体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是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尊重,作为自然教育从业者,徐剑敏表示,下一步,要带领更多人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公园、社区,为公众打造能够更广泛接触自然的课程。在课程研发上,也会提高与生态保护相关的课程设计比重,比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环保再生课程的研发等。

“自然教育从业者的使命是让更多的人热爱自然。接下来,希望能联合更多自然教育工作者,一起推动这项事业,促使自然教育真正成为改变公众价值观念、推动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从而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徐剑敏说道。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