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已经初步实现种群自我繁殖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已经初步实现种群自我繁殖
作者:记者 肖龙…    资讯来源:中新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12
 

  中新社成都十一月十日电 (记者肖龙联)记者十日从正在此间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上获悉,中国科研人员已攻克人工圈养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道难关,初步做到利用人工圈养种群自我繁殖大熊猫,不再从野外捕获野生个体补充人工圈养种群,标志着中国大熊猫人工繁育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据了解,今年中国大熊猫繁育情况比较正常,共人工繁殖大熊猫九胎十二仔,成活九只,其中三只为死胎。这十二只大熊猫有六只在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出生,有六只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生,大熊猫平均产仔率为百分之三十八,幼子成活率为百分之七十五,基本实现了自我繁殖。

  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主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认为,要实现整个人工圈养种群完全自我繁殖,大熊猫数量必须达到三百只以上,才能在一百年内实现遗传多样性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对此,张志和出言谨慎,他用了“任重道远”来概括今后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工作和实现整个人工圈养种群完全自我繁殖。

  张志和认为,二00五年应着手解决大熊猫老龄化的问题。此外,由于大熊猫周边栖息地封闭高速公路、围堰水库的建设,让大熊猫的“生态孤岛”受到严重威胁。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走向大自然--圈养大熊猫的最
    穿行在大熊猫的村庄间
    站在第一只大熊猫发现的地方
    岷山大熊猫保护区联合打击非
    生态动物园总体规划敲定 大熊
    赠台熊猫乳名最终投票决定
    申遗:拯救大熊猫栖息地
    第二届中国环境大使评选情况
    中国投入巨资治理环境
    大熊猫放归记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