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资讯正文 | ![]() ![]() |
|
||||||||
长江淡水豚科考结束 未见白豚江豚仅千余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高宝燕 资讯来源:汉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3 | ||||||||
图:中外科学家对长江江面进行监视。高宝燕摄 汉网消息(记者高宝燕)今日,经过39天的航行后,中科院水生所科考1号考察船经上海复兴岛码头抵达武汉。至此,迄今最大规模的长江淡水豚类国际考察活动行程结束。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国的科学家完成了对宜昌—上海长江干流江段淡水豚状况的往返监测,及沿江采集水样分析,实际考察里程近3400公里。 让科考人员失望的是,目前尚未发现一头白豚,而且江豚的数量也远远少于以前。中外专家认为,尽管没有发现白豚,但不能说明白豚已灭绝,而白豚的生存状况无疑已十分危险。考察结果表明,作为长江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两种顶级捕食者生存现状进一步恶化,长江生态与环境不容乐观。 从宜昌至上海1667公里长江干流江段中,根据此次考察结果初步分析,分布江豚仅700—900头,参照近年对鄱阳湖和洞庭湖的调查分析,两个湖区分布的分别为400头和150头。因此,估计长江江豚约有1200—1400头。 和江豚数量锐减相比,考察时却记录到19829艘交通船和1059只捕鱼船,平均每公里约有12艘船只。人类活动、通道堵塞、过度捕捞、污染和噪音都是促使白豚、江豚濒危的元凶。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博士表示,必须从白豚的种群状况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能让长江江豚重蹈白豚覆辙。当务之急是加强长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及时开展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使长江真正成为永久造福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母亲之河、生命之河。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两寻长江不见一头白鳍豚 新华时评:长江的污染非治理 长江捞珍稀鱼作调查 万里长江传接力--四川宜宾市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 长江四川泸州河段柴油泄漏造 《华夏地理》携手“长江三源 长江故道天鹅洲白鳍豚最后的 中外科学家联合在长江流域寻 长江名贵经济鱼类鲥鱼趋于灭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