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水资源和水工程看水生态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水资源和水工程看水生态
作者:原水利部…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4

 

  从太空看地球,水是覆盖这一蓝色星球的主体,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水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是环境和生态中最活跃的部分,是一种可更新的动态资源。但淡水资源约为地球水储量的0.2%,其它都是咸水,淡水是十分珍贵的,在有的地方是稀缺资源。1650年全球人口5亿,1830年10亿,20世纪以来到2003年,世界人口剧增到63亿,展望未来可能达到100亿。所以2002年在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宣言,将水资源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最严重挑战之一,并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人口缺水。中国人口在明末清初约七八千万,康、乾盛世发展到2亿多,民国已是4.5亿,解放50年来现在已达13亿。中国淡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31%。因此,珍惜保护水资源,促进按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其目的是以公平、不损害重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条件下,促进水、土等自然资源合理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中国在过去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水利工程发挥了很大作用。创造了都江堰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和太湖的圩田,珠江三角洲的桑基、蔗基鱼塘。华北沟洫、畦田、梯田和西北人工绿洲等经验。水利实际上是除水害兴水利的一项环境、生态改善工程。新中国建立后,50年来,我国共整修江河提防约25万公里,保护面积5亿多亩,灌溉面积由2.4亿亩发展到8.5亿亩,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约80多万平方公里,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5万座,水电装机1亿千瓦,供水能力由1949年1000多亿立方米/年发展到2000年5500亿立方米/年。减轻了洪、涝、旱、盐碱,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取得了防洪、治涝、供水、灌溉、水电、水运、水产、水土保持等效益。
  但在水利工程大量建设并发挥效益的同时,其对环境和生态等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如水库移民安置后期补偿机制未落实。北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如海河、辽河水资源利用率达到80%,黄河达70%,河西走廊石羊河甚至达100%。而国际上一般认为不超过40%为宜。因此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全国缺水量正常年份每年缺水400亿立方米,农田年平均受旱面积约3亿亩,同时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严重。
  自从1988年水法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水政、水资源体系。1998年长江、嫩江大洪水后,党中央制定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整治江河,增大国债资金投入等政策,特别是2002年新水法颁布,治水理念有新的提高。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水少(占全国16.7%)耕地多(占全国60.5%),南方水多(占84%)耕地少(占39.5%),特别是华北平原和辽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才300立方米,与干旱的以色列相当。
  但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工业和城市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全国用水量2000年比1980年增加1247亿立方米,绝大部分是工业、城镇生活用水、同期农业用水不增反降,华北平原地下水20多年累计超采约1000亿立方米。2000年污废水排放量747亿立方米(其中入河污废水534亿立方米)。加上广大农田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导致在北方许多河流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城市河段和圩区、内河湖泊水质变坏,形成水质性缺水,“守着河边无水喝”。因此中央领导提出“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成为水利首要任务。近年来,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结合城市防洪建设、河道整治,创造了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相结合的经验。在水土保持方面,加强预防、保护、监督,通过封山育林,禁牧育草,提倡利用大自然修复能力,开辟了新思路。近十年来,城市区域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水务体制改革有较快发展。近年电力紧张,导致水电无序开发,应依法管理大水电站立项建设,应通过规划同意书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取水许可和水电开发许可,倡导绿色大坝,使清洁的水利、水电资源,为民造福。
  水工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是人类以水工程为手段,走人与自然和谐,人、水共处;达到避水害、兴水利、秀美山川目标,也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城市文明到知识信息世纪,社会经济不同发展水平相应的水重点的转移。因此它们之间是连贯的、发展的,不是对立的。
  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生态之间关系,处理好社会中不同群体、地区间利益关系的共赢、和谐。以上两类和谐互为前提,相互制约。要抓住今后10~20年战略机遇期,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深化改革是动力,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推进十个方面的改革,并提出2005年是改革年。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或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消除体制障碍,促进生产力发展。关键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强化监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权、责统一。
  国务院“意见”中提出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完善取水许可证制度,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加大水价管理办法力度”,“探索建立水权市场”。
  今后要根据河流水资源承载能力,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根据河流水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允许纳污总量,逐步限制污水排放的数量和质量。要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供定需,量水发展,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林业促进节约用水。各部门、各地区、各社会齐心协力,团结治水,团结治污,共同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我们要争取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逐渐达到全国用水量的零增长和污废水排放量的零增长。实现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良好,山川健康、秀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华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之二
    京冀水权引争议 华北平原水资
    武汉城市发展欲作“水文章”
    第5届世界水大会 解决中国水
    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环境保
    水是如何“治”的——太湖采
    太湖湖畔日记:湖州离湖更“
    水是如何“护”的——鄱阳湖
    南京水环境的亮点与“污点”
    首批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颁发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