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行动离不开社会支持
“能够真正显示出公民个人力量的环保行动绝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智慧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积极力量。”
 自然之友毛达
在我国,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正催生着许多的公民个人环保行动,这些公民的个人行动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公民个人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北京市民黄小山(网名“驴屎蛋儿”),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探索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垃圾管理方案。近期,他的“绿房子”垃圾分类工程,不仅吸引众多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就连北京市政府的相关部门都表示要全力配合和支持。
在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中,公民通过个人行动给社会带来一些改变的机会无处不在。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被破坏的现象频发,有时公民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只需通过细心观察,即可发现其中端倪;环境破坏者肆意嚣张,有时公民只要鼓足勇气,即可以揭露它们的劣迹;一些地方政府惰怠、敷衍地履行其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职责,甚至还存在着帮助污染企业掩盖问题、弄虚作假的现象,有时公民只需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行动,就可以指出它们的疏失和错误之处。
但是,从实际效果看,目前,公民个人环保行动的效果还十分有限。且不论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因方法不当或遭遇压制力而走进“死胡同”的个人行动,即使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也离不开外部力量的影响。
“驴屎蛋儿”在其环保行动中,十分注意争取各方的资源和支持。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能够真正显示出公民个人力量的环保行动绝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智慧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积极力量。 不论成效如何,公民个人的环保行动反映出中国当下环境现实和社会矛盾,所以仍旧是环保运动中最为根本的力量源泉之一。
对于拥有着稳定人员和行动资源的环保民间组织来说,积极回应公民个人行动的诉求,不躲避、不回避,这是和思考愿景、制定路线、设计项目、倡导公众等“常规任务”同样重要的事情。环保民间组织只有通过关心、参与和支持这些行动,才能寻找到组织最有活力的行动方向,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并赢得社会公信力。
要积极不要发泄
“我们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尝试用新鲜好玩的方式吸引公众的眼球,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
 拜客广州陈嘉俊
拜客广州,一个由一群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年轻人发起,关注广州自行车出行环境,旨在推动绿色出行,倡导有利自行车出行政策的环保民间组织。
拜客广州曾经在2009年策划了一个网上投票活动——“我要送一辆自行车给市长,请你支持我”。这一活动旨在引起公众对广州自行车出行困境的关注,号召政府支持绿色出行。呼吁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点击和投票量就突破了4万。
2010年1月12日,拜客广州小组把一辆自行车赠送给了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并与市长畅谈了广州自行车出行现状,讨论了如何促进绿色交通的发展。受此激励,拜客广州又做了绿道建设情况调研,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建议书。
目前,拜客广州已与广州市多个行政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一些政府部门决策或者工作会主动邀请拜客广州参与讨论。
拜客广州作为一个年轻环保民间组织,离不开政府和公众支持。如果我们的行动和倡议没有公众支持,行动就会变得乏力;如果没有与政府的沟通,我们可能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正是民意表达自由,政府思想开放,才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我们发现,保护环境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参与——政府、市场、公众。
我们希望引导公众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关心社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而不是为了发泄而抱怨。
于是,我们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尝试用新鲜好玩的方式吸引公众的眼球,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他们开始第一步的环保行动。
我想,公民的积极行动需要好好呵护,我们需要成为理性和积极的公民;
我想,公民的力量在影响政府的态度,而政府的态度也在影响公民的参与意愿;
我想,公民的行动需要有新意和创新。
而这些想法,需要像我们一样的环保民间组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