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度报道] “十五五”时期仍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韩斌][2025年10月31日][7]
简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关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长远竞争力提升。 内容: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关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长远竞争力提升。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体现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与超越,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 2. [浙江] 首页 > 智库 浙江“三效统一”为“两山”转化提供清晰路径 [占志刚][2025年10月28日][10]
简介:浙江经过20年的探索,凝练形成了一套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以下简称“三效统一”)为核心,融价值引领、基础支撑、路径创新与发展目标于一体的完整行动框架。 内容: 从安吉余村由“卖石头”转变为“卖风景”,到苍南沿浦湾打造全国首个“自主负碳区”;从“千万工程”打造出美丽乡村画卷,到绿色矿山蝶变为智慧园区,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经过20年的探索,凝练形成了一套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以下简称“三效统一”)为核心,融价值引领、基础支撑、路径创新与发展目标于一体的完整行动框架。 注重规划引领,系统构建“三效统一”的转化框架 浙江的实践表明,…… 3. [四川] “十五五”时期,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发力? [黄庆 张卫兵][2025年10月28日][14]
简介:“十五五”时期,四川省要进一步增强上游意识、扛牢上游责任、强化上游担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切实维护生态安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内容: “十五五”时期是四川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攻坚阶段,更是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重要窗口期。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历史使命,“十五五”时期,四川省要进一步增强上游意识、扛牢上游责任、强化上游担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开发利用屋顶空间 破解城市生态困局 [车昭益][2025年10月28日][10]
简介:将屋顶绿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技术有机融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效率、降低碳排放、改善城市微气候,实现“空间—能源—生态”的协同优化。 内容: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5%,城市建筑密集化带来的热岛效应、能源消耗与生态失衡问题日益显现。屋顶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破解城市生态困局的重要突破口。将屋顶绿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技术有机融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效率、降低碳排放、改善城市微气候,实现“空间—能源—生态”的协同优化。 现实困境 当前,屋顶绿化与光伏一体化应用虽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推广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城市屋顶空间的产权复杂是项目推进的主要障…… 5. [污染治理] 华南植物园破解本土矿化菌对重金属的矿化作用机制 [anny][2025年10月28日][12]
简介:深入探索MICP技术在镉-铅复合污染条件下的作用效率与微观机制,对于精准治理复杂污染场地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从粤北典型污染土壤中成功筛选出两种本地矿化细菌——巴氏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并与商业菌株进行了系统性对比。 内容: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活动的持续扩张,重金属镉和铅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已演变为一项严峻的全球性环境挑战。这些有毒金属不仅具有环境持久性和高生物毒性,更易通过食物链富集,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稳定与农产品安全。在众多绿色、可持续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中,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技术(MICP)因其环境友好、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实现长效稳定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由于实际污染场地中镉、铅等重金属往往同时存在,它们之间可能产生协同、…… 6. [污染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要突出区域性系统治理 [耿润哲 王萌][2025年10月27日][14]
简介:近年来,我国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连续部署开展治理攻坚战,在政策布局、技术探索和部门协同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生态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为系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不仅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的基础支撑,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对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具…… 7. [环境观察] 面向气候适应,公共空间更新改造要考虑如何给城市降温 [王昀][2025年10月27日][11]
简介:未来数年内,漫长且高温的夏天还将持续出现,中国乃至世界的诸多城市需面对这一关乎气候适应的挑战。 内容: 自2025年5月12日起到10月18日,上海市居民已有160天在度夏,接近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长天数——2021年的162天。这一季的高温更令人印象深刻。据徐家汇观测站数据,曾有连续25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打破了保持99年的连续24天高温纪录;全年高温日(日最高气温≥35℃)有54天,超过了2024年的52天,其中还有1天在10月,上海152年以来的10月中旬最高气温纪录也被打破。 未来数年内…… 8. [环保产业]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潘颖豪][2025年10月27日][9]
简介:本届广交会中,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是一个焦点。从“新三样”到智慧出行,从核心零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这里构建起一条完整的先进制造生态链,让“新质生产力”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成果。 内容: 近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中,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是一个焦点。从“新三样”到智慧出行,从核心零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这里构建起一条完整的先进制造生态链,让“新质生产力”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成果。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节能改造到绿色转型……当前,我国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新时代。党的…… 9. [自然生态] 为适应干旱环境,蛇尿出“固体” [赵婉婷][2025年10月27日][13]
简介:研究人员检查了20多种爬行动物的固体尿液,发现它们都含有由尿酸盐构成的微小球体。这一发现揭示,爬行动物开发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安全地储存和排出结晶形式的排泄物。 内容: 每个生物都需要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爬行动物也不例外。对人类而言,身体会通过尿液将多余的氮以尿素、尿酸和氨的形式排出。然而,爬行动物和鸟类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它们将一些相同的氮基化合物转化为结晶体,这些固体通过称为泄殖腔的开口排出。 在一项10月22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杂志》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20多种爬行动物的固体尿液,发现它们都含有由尿酸盐构成的微小球体。这一发现揭示,爬行动物开发出了一种…… 10. [国内动态] 土壤氮循环由微生物主宰 [李媛][2025年10月27日][10]
简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盛敏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氨基酸氮累积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解析了土壤氨基酸氮时空变化的微生物调节机制。 内容: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盛敏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氨基酸氮累积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解析了土壤氨基酸氮时空变化的微生物调节机制。 团队以位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个由矿井水排放形成的人工湖泊(圆疙瘩湖)滨岸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研究方法,基于卫星影像数据将矿井水排放所致的湖泊扩张及滨岸植物群落的空……
共 300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10篇文章/页 转到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