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节水:污水变中水 雨水巧妙收集
景色优美的海滨城市大连水资源却十分匮乏,年均降水量为682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90立方米,仅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
2003年,大连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试点期间,大连市探索出一条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途径:大规模海水淡化装置、全自动化微喷滴灌系统、生态节水型新农村、现代化水循环综合利用社区……构成一幅幅集生态、环保、节约为一体的节水画面。
在大连市的大有恬园居民住宅小区内,小区污水通过净化处理变为中水,中水、雨水、地下水成为小区新的水资源,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居民冲厕、洗车、园区绿化及景观用水均采用中水,可节省自来水30%以上。
两级处理,节省自来水30%
大有恬园小区住宅部分总面积17.5万平方米。物业经理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对于小区的生活污水,主要采取一二级处理站分级处理的方法。”先将小区排的污水收集起来,再加上从上游小区截流一部分污水,由中水站对这些污水进行处理。
污水首先在一级处理站进行处理。一级站的处理工艺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污水在过滤室中先后要经过沉淀、过滤、脱硫、脱磷、氧化等程序。
一级处理站在小区外,靠近市政管网。一级处理完成后,将水沿着小区东侧的泄洪明渠,一直输送到小区内的一个地表水库。水库的容量是5万吨,而这5万吨的水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节点。假如小区每天冲厕用水为100吨,中水站就处理100吨的水补充到水库,水库可以使中水形成自然状态下的净化。
通过水库自然净化,再经二次处理后的中水,基本接近地表四类水标准。之后,再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家中冲厕。冲厕用水占家庭总用水量的1/3,大有恬园每个用户的坐便器上都安装有两根管,自来水管和中水管,用户基本上都使用中水。中水还可以浇花、种草,做为景观、消防及洗车用水。
大有恬园自筹资金投资建设的中水站,目前日处理能力可达2000吨,供自己小区使用绰绰有余。一期小区的节水设施已经运行了4年时间,一直比较稳定。即使大有恬园一二三期工程全部投入使用,这个水站也是够用的,能满足50万平方米住宅的中水需求。
“雨水渗井”:新的雨水收集方式
对于用水储备,小区也进行雨水回收,可是他们的回收既不是简单的蓄水池,也不是诸如沈阳市铁西区凌空八社区的雨水回收罐,而是“雨水渗井”。
小区开工建设之前,相关专家认真研究了这块地,并找到了这块地的地下水脉,在出水点处建了7眼井。当雨水形成一定规模后,土壤便饱和了,这样,水就会往地下渗,最后渗入井中。土壤对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这些水按其所达到的标准,可以直接作为生活用水。把它串连起来,小区5万平方米公建部分就使用这个水,不使用自来水。地表水与中水有个循环关系,中水浇花种草,通过树木花草的自然处理,经过地面渗透到地表,变成地表水。两种水在运动中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关系和自然的处理关系。
大有恬园是一个在山地地形上建设的小区,小区内有个积水面、汇水区。步入小区,你会被绿色所包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小区种了两万株树,而1棵10年生的树可以吸附5吨水。
通过树、草、植被、土壤这个层面可以形成对水的涵养能力,形成地表水。也就是说,水下来了,涵住了,没有造成洪水流走。小区在山地地形地貌基础上,通过种树,使住宅处于森林之中,形成森林植被,成为了涵水能力丰富的地表层。
“这样,地表水就会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作用。”物业经理向记者介绍,“所以,地表水利用应该是让雨水渗透到地表,让地表涵养层形成涵养能力,通过找出水点再利用这个水。”
排污为零,减排同时缓解水荒
大有恬园小区自行处理污水,循环利用,并采用双管道往用户家中输送,排污基本为零。不仅节水,而且减排。仅中水一项,就使社区节省自来水30%以上,每年可节省7万至10万吨自来水。小区先后获得“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绿色社区”、“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等多项荣誉称号。
大连市节水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对于此类节能小区,大连市早有规划。1994年,大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大连市城市中水设施管理办法》中就已经提到,宾馆的建筑面积如果在2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人口如果在1万人以上,要求使用中水。写字楼和办公楼等设施如果用水量一天超过100吨,也要求使用中水。可以说,大有恬园社区在这方面作出了示范,非常有推广意义。
如果在新小区的开发建设中都能做到这些,并且做得科学、到位的话,相信一定会大大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破坏,大大缓解城市水荒问题,同时大大降低水的利用成本。
这虽然只是大连市节水的一个侧面,然而,通过它,我们不难感受到大连市的节水行动已经深入到各个角落。记者从大连市水务局获悉,作为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大连将制定一个节水型社会的中长期规划,并且从体制上、技术上建立体系支撑节水型社会。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