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影响评价
  • 2005/12/27试析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问题及对策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立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范围、内容、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以达到预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产生,从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法律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实现产业的合[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法网作者:崔平点击:4348
  • 2005/10/6发达国家的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 摘要: 本文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特点,分析对比中国公路环境管理的体制与努力方向,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中国公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初步意见。 关键词:发达国家;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一、前言  [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交通作者:叶慧海点击:5017
  • 2005/10/6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可持续发展
  • 摘要:当前,为了发展经济,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环境压力,不管这一压力是来自自身的开发建设行为还是别国的开发建设行为。因此,许多国家除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之外,在国内则着力于其本国的环评制度的建设,本文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定义、历史、[阅读全文]
  • 来源:2004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作者:翁京才点击:7212
  • 2005/10/6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完善
  •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又称环境质量的预断评价,是指在进行某项人为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给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估价,并提出相应的处[阅读全文]
  • 来源:金融频道作者:李艳芳点击:6393
  • 2005/9/9上海市排污口环境影响评价
  • 摘要 根据2001年上海市排污口污水排放量,对上海市排污口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对现有排污口污染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为上海市的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降低排污口污染的对策关键词 上海市 排污口 环境影响评价[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保护科学作者:路月仙 等点击:2040
  • 2005/8/30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
  • 18世纪开始的那场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因那场革命而产生的工业化道路却在20世纪走到了尽头。2002年世界首脑会议终于达成共识:经济、社会、环境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中国已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战略。中央近年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 潘岳点击:1230
  • 2005/8/27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好矿产资源勘察、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矿业正处于一种既承担经济发展重任又面临资源短缺的两难境地。要确保矿产资[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辽宁省环保局:朱京海 袁宇 辽宁省环科院:李川点击:1717
  • 2005/4/11违反环评制度行为的认定与处罚
  • 在环境执法中,执法人员有时会遇到建设项目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擅自建设且投入生产,发现之时已超过两年,对该违法行为能否进行处罚,一直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对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继续状态的认识。   一、违反环评制度的行为属[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柯光明 姜云点击:1742
  • 2005/3/31区域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表述示范
  • 环境主题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扩展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扩大特别的栖息地和种群达到国际/国家保护目标 水●  将水污染控制在不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平●  减少水污染物排放,水[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1325
  • 2005/3/17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推动下,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已成为国际生态环境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并逐渐发展成为联系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桥梁。我国这方面研究工作十分薄弱,相关报道很少[阅读全文]
  • 来源:珠江水利网作者:吴春华 张宏安点击:1549
  • 2005/3/1利用水生生物评价水质及环境污染
  • 利用水生生物评价水质及环境污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北京100050)高世荣、孙凤英、许永香摘要:浮游生物对许多物质,特别是外来的污染物质的敏感性以及积累、转移作用,也使它们在研究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生态毒理影响和生态系统的演替、稳定性等[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高世荣、孙凤英、许永香点击:5760
  • 2005/2/28应警惕环评中的民意缺失
  • 近日,有关媒体报道,由于一条高速(隧道)公路将从深圳市某小区附近通过,而且在距该小区180米处将建一排放汽车尾气的隧道口,该小区住户们认为,未来自己的家将整日被有害气体笼罩。可环评单位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称,即便在离隧道开口最近的学校和小[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5-2-24作者:刘效仁点击:720
  • 2005/2/24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避免污染行业发展
  • 经济的发展,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程度严重,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和近海污染等。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盲目经济活动尤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网作者:衷向东 吴爱明点击:971
  • 2005/2/17强硬“环评风暴”显露现实环保“软肋”
  •    环保部门“职责所在”的“寻常执法之事”,却被冠之以“环评风暴”,并演绎得轰轰烈烈,无比壮观。对此,我们是感到高兴呢还是伤感呢?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阅读全文]
  •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佚名点击:569
81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