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科普大观 >> 生命探索 >> 动物行为研究
  • 2004/11/25博物学家利用昆虫不同习性 领回家当钟点工
  • 澳大利亚博物馆的博物学家马丁·罗宾逊一家住在悉尼北郊一幢老砖房里。让罗宾逊受不了的是,房子里总是潮乎乎的。最糟糕的是卫生间,到处都发霉长毛。一天,他终于找到了好帮手——鼻涕虫。罗宾逊之所以选上这种普通人不敢恭维的小动物,是因为它们嗜吃霉菌。[阅读全文]
  • 来源:奥秘作者:佚名点击:698
  • 2004/11/11全球变暖使北美野生动物向北迁移寻找栖息地
  • 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心8日说,全球变暖导致北美的一些野生物种生活习性发生改变,比如不少野生动物被迫向北迁移以寻找更合适的栖息地。   报告说,过去100年中,车辆、工厂及其他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上升了0.5摄氏度,为适应[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作者:曲俊雅点击:714
  • 2004/11/11美科学家发现动物冬眠激素 绝症患者有了希望
  • 11月7日是农历节气中的立冬。在寒冷的冬天,许多动物都会冬眠,那么人类能否冬眠呢?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冬眠动物有特殊激素或基因   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专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作者:李文云点击:506
  • 2004/11/5化学污染物严重影响动物习性
  • 来自英国的两份研究报告表明,化学污染导致的内分泌干扰会引起动物习性的奇异变化,而且其后果远远超出人们原先的设想。   内分泌干扰素是使用各种重金属、农药和工业添加剂产生的副产品或副作用。这类物质长期以来被人们指控为能引起动物性器官的生理改变[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4-11-5作者:麦永金点击:776
  • 2004/11/5四足动物起源研究取得新进展 内鼻孔从外鼻孔“漂移”而
  •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 从鱼类进化到四足动物,这已是进化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鱼类是如何一步一步地登上陆地,如何获得适应陆地生活的身体构造却是科学家们长年探索的课题。内鼻孔的起源就是其中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在11月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佚名点击:600
  • 2004/11/4新研究发现奇异鱼类 性别确定取决于配偶
  • 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海洋鱼类珊瑚鱼只有在找到配偶后才会成长,然后逐渐长成与配偶相反的性别。找不到配偶的鱼将不再发育成熟,直至老死。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伦敦皇家社会学报》上。   澳大利亚詹姆斯科克大学的赫博斯博士和他的同事经过研究[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辰序点击:501
  • 2004/11/4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眼睛同一起源?
  •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种称为沙蚕的海生物有着与人眼感光细胞相类似的细胞,这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二者的眼睛有着共同起源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虽然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都用视蛋白来感光,然而它们的序列大不相同。有些科学家认为眼睛是单[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梦飞点击:653
  • 2004/10/30避免被人类各种噪声淹没 动物纷纷提高“嗓门”
  • 从北极到南极,现在地球上基本找不到一个没有飞机轰鸣声、电锯“尖叫”声或其他人类噪声的地方了。为避免自己的声音被人类的各种噪声淹没,一些动物不得不改变习性,纷纷提高“嗓门”。英国圣安德鲁大学的生物行为学家亨里克·布鲁姆发现,城市里的雄性夜莺求[阅读全文]
  •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王悦点击:627
  • 2004/10/30思维移物研究获重大进展 猴子用意念喂香蕉
  • 据10月27日《泰晤士报》和《卫报》报道,在26日晚美国加州圣迭哥市举行的神经科学大会上,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披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他们在一只猴子的大脑中植入电极并进行训练之后,该猴子已经可以用其脑电波自如地控制一只机械手臂给[阅读全文]
  • 来源:新闻晨报作者:平井坚点击:537
  • 2004/10/27南非科学家认为地球自转可能影响海豚环游
  •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提供的最新消息,南非科学家经观察发现,打盹的海豚在北半球逆时针游,而在南半球顺时针游,原因可能是海豚感觉到了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力。     海豚用一半大脑睡眠, 因此在半睡状态下还可以游泳。但以前人们只观察到海豚在打盹[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点击:597
  • 2004/10/20美科学家发现猫头鹰会使用工具引诱猎物(图)
  • 猫头鹰如何使用诱饵捕食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在地下筑巢的猫头鹰常常收集各种动物粪便,并将它们摆放在巢穴周围来引诱甲虫。该发现不仅第一次证明了鸟类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也将动摇生物学界一直以来对鸟类智力的看法。   人们通常把蚯蚓当作诱饵来[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科技报作者:佚名点击:1262
  • 2004/9/30海豚睡觉也游泳南北半球游向相反
  • 海豚在睡觉的时候,它的半个大脑属于清醒状态,所以它往往会一边睡觉一边游泳。但最近科研人员发现,海豚睡觉期间进行的游泳,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呈现相反的方向。北半球的海豚逆时针游泳,南半球的海豚顺时针游泳。   当瑞典生态学家保罗来到了南非的维特沃[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科技报作者:霍霞点击:714
  • 2004/9/15完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美科学家解鸟喙形状成因
  • 就像因苹果落地启发牛顿提出物理学定律一样,鸣鸟对于达尔文提出进化生物理论具有同样意义。1835年,达尔文在考察Galapagos岛的时候,对于岛上鸣鸟的喙具有多样性的形状和大小深感迷惑。他发现,每一种鸣鸟的喙都似乎专门于特定任务,诸如有的鸟[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张孟军点击:1109
  • 2004/9/15犯罪活动的“告密者” 小昆虫让凶手无所遁迹
  • 根据尸体周围活动的昆虫,法医就能准确判断被害人的死亡时间。苍蝇常是最先到达尸体的昆虫 尸体上的苍蝇为破案提供线索 埋葬虫会取食尸体和上面的蛆 隐翅虫取食尸体上其他昆虫的卵     每当人们看见奇形怪状的死尸时,都有毛骨悚然的感觉,也更不会留[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科技报作者:佚名点击:598
  • 2004/9/14研究发现鹦鹉和人一样能够运用舌头改变发音
  • “鹦鹉学舌”千真万确。虽然我们对这个成语耳熟能详,但鸟类学家一直将鹦鹉鸣叫和模仿人发声的能力归结为它们的鸣管。不久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发现,鹦鹉也能够运用舌头来“塑造”声音。   对于发音而言,人类和鹦鹉都要依靠[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网作者:雨桐点击:623
  • 2004/9/10为什么射水鱼射击昆虫能够百发百中?(图)
  • 射水鱼国际在线消息:射水鱼的捕猎技术在动物界可谓一流,它们都能准确地用喷出的水流击中岸边植物上的昆虫。目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射水鱼射术高超的原因。        &n[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点击:743
  • 2004/9/10耶鲁教授质疑所谓的“人有人言 兽有兽语”
  •  语言学家安德森教授。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动物拥有完整而又与人类截然不同的情绪、交流能力和精神生活”这一论断在承受了数世纪的嘲讽后,突然间从20世纪70年代起受到了追捧,人气剧增。[阅读全文]
  •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作者:一枫丹点击:458
  • 2004/9/8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家揭开鸟儿直立睡觉之谜
  • 人类总是习惯于躺着睡觉,即便能坐着入睡,也是睡得东倒西歪。可是鸟儿却大都是站在数米高的树上睡觉的,而且从不会跌落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德国马普学会慕尼黑鸟类研究所的科学家日前揭开了这一谜底。   鸟类学家经研究发现,人类和鸟类的肌肉作用方式有[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网作者:陈卓点击:493
  • 2004/9/7首师大课题解密:1.6亿年前北京曾是昆虫的世界
  • 昆虫在绿叶间休憩,恐龙沿着湖泊觅食,火山喷发出炽热的岩浆……这不是科幻电影的特技画面,而是1.6亿年前北京和内蒙古等中国北方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今天,记者在首师大进化生物学实验室看到了这幅还没有完成的生态模拟图,而保存了这一切原始记忆的就是[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沈筱婷点击:610
  • 2004/9/7科学家揭示鲸是怎样从陆地进化到水下生活的
  • 这是在印度发现的鲸的中耳化石,距今大约4300万到4600万年。   5000万年前,现代摸样的鲸鱼开始从陆地上狼样的祖先进化,它们完全进化为水生巨兽花了1500万年,这一过程有完整的化石记录。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系列保存良好的化石已经帮[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雅秋点击:1086
453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