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

作者:姜春云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1

 

二、重度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

 

    西方国家首先步人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在工业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一60年代开始,“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导致成千上万人患公害病,不少的人在“公害事件”中丧生。其中,有八起事件引人注目,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从中可以看到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的气温发生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积聚。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一周内,6O多人死亡,还有许多家畜死亡。造成这次事件的原因是几种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综合作用导致的严重大气污染。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25~100毫克/米3。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弥漫的大雾致使全镇5 911人相继发病,发病率占全镇人口的43%,其中17人死亡。大雾的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硫气体组成,二氧化硫又与金属元素、金属化合物相互作用,导致这次事故的发生。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O.5~2.O毫克/米3,并发现有尘粒。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突然有许多人患起呼吸系统病,并有4 000多人相继死亡。此后2个月内,又有8 000多人死亡。导致这次大气严重污染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尘粒浓度高达4.46毫克/米3,是平时的1O倍;二氧化硫浓度高达1.34毫克/米3,是平时的6倍。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36年在洛杉矶开采出石油后,刺激了当地汽车业的发展。至40年代初期,洛杉矶市已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万升汽油,由于汽车气化率低,每天有大量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尾气排人大气中。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汽车尾气转化为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使这座本来风景优美、气候温和的滨海城市,成为“美国的雾城”。在光化学烟雾刺激下,当地居民的眼、喉、鼻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同时,又使远在百里之外的柑橘减产、松树枯萎。

    水俣事件  从1908年起,日本一家生产氮肥的工厂,在水俣市建厂。该厂生产流程中产生的甲基汞化合物直接排入水俣湾。从1950年开始,先是发现“自杀猫”,后又发现有人生怪病,此病无法医治,直至死亡。医生无法确诊病因,故称之为“水俣病”。经多年调查发现,水俣湾被大量甲基汞化合物污染,并在鱼的体内形成高浓度的富集,人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鱼,中毒生病。其富集链为:甲基汞化合物一海水微生物一鱼一猫,或鱼一人,最终导致“水俣病”的发生。

    富山事件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富山平原的神通川上游开设炼锌厂,该厂排入神通川的废水中含有金属镉,这种含镉的水又被用来灌溉农田,使稻米含镉。人们因食用含镉的大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中毒,全身疼痛,故称“骨痛症”。据统计,1963—1968年5月,共确诊患者258人,死亡128人。

    四日事件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东部沿海的四日市设立了多家石油化工厂,这些工厂排出的含二氧化硫、金属粉尘的废气,使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工967年,有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到1970年,患者达500多人。

    米糠油事件  工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过程中,由于生产失误,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酸苯,致使1400多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中毒者猛增到5 000余人,并有16人死亡。与此同时,用生产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作为家禽饲料,又使数十万只鸡死亡。

    近些年来,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类似的污染病的情况,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与环境的双重压力。

    造成重度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工业社会燃烧大量化石能源,成为大气、水等环境污染与土地生态破坏的源头。在工业革命初期,能源主要是煤,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作为能源才开始进入工业生产体系中,使工业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十年,尽管水能等新的能源得到开发利用,但工业社会的能源依然以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等能源为主,且其消耗量急剧增加。这种趋势带来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问题。例如,英国在19世纪30年代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包括钢铁、化工、冶金、纺织等在内的工业体系,促使煤的生产量、消耗量猛增,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也随之突出。早在19世纪末,英国伦敦就曾发生过多次以煤作燃料造成的毒雾事件。

    其次是工业制成品原料、主要是矿产资源,伴随着采矿量的直线上升,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例如,日本足尾铜矿采掘量在1877年只有不足39吨,10年后猛增到2 515吨,翻了60多倍。19世纪末,将欧美的冶炼法引入日本足尾铜矿场,以黄铜矿为原料提取“纯铜”。由于黄铜矿含硫、剧毒的砷化物和有色金属粉尘,致使矿区附近的整片山林和庄稼被毁坏,矿山周围24千米2的地区成为不毛之地,受害中心的一个村庄被迫全部转移。同时,由于冶炼铜矿的有毒废水、废屑被排人了渡良濑川的河系,1890年洪水泛滥,污染的河水漫溢,使附近4县数万公顷土地受害,造成田园荒芜,鱼虾死亡,沿岸数10万人流离失所。

三是环境污染的加剧还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在工业化初期,人们对环境问题缺乏知识,往往严重忽视环境问题,造成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当环境污染发展到相当严重并引起人们重视时,又常常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和资金短缺而难以治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