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

作者:姜春云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1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全面描述了从当时到21世纪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行动蓝图。从文件内容及各国有关实施《21世纪议程》行动方案的综合情况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了经济、社会、技术各项变革的长期动态过程,它要求世界各国根据自身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条件和特点,探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统一的、普遍适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但从国际社会和各国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战略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

    (1)将环境保护纳入综合决策,转变传统增长模式。传统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单纯追求经济产出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当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名词。就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而言,这种增长方式忽视了经济、社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与资源的高消耗来换取经济的产出。

    转变传统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是:修正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把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经济核算,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更为科学、合理的目标和指标下;逐步取消各种使用资源的补贴,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增加对各种污染的收费,使污染者完全补偿其污染环境造成损失的成本。

    (2)变革消费观念,发展适度消费的新大众消费模式。以大批量物质消费和“用过即扔”的现代大众消费模式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社会动力。在这种模式下,大众消费和大规模生产相互促进,大量的物质产出带动了大量的物质消费,一波又一波的大众消费浪潮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市场。在惊人的消费增长中,发达国家消耗着世界上与其人口不成比例的自然资源和物质产品,以其占l/4的人口消耗了世界商业能源的8O%。其中北美洲的人均消费是印度或中国的20倍。以全球资源和环境承載力,根本不可能使世界人口都维持西方现有的消费水平。有些学者估算,如果世界人口达70亿人时,都按照西方的消费水平来消耗能源和资源,那么,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将需要10个地球,而不是1个。

    (3)转变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首先,需要发达国家改变其超出必要物质消费限度的模式。这种以越来越多的物质消费为目标的消费模式导致环境的二次、三次污染,对资源的浪费呈指数形式增加。绿色消费模式则是致力于减少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相应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同时,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模式。

    (4)开发同环境相协调的技术,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从技术根源讲,工业革命初期以来,人类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危害,与人类发明和创造的某些生产技术不无关系。例如,蒸汽机只能利用能量的不到20%,其余的能量全部以废热的形式转变为“熵”;以后发明的各种发动机也只是提高了一部分能量利用效率,并没有在可再生能源、洁净能源技术上有太大的突破。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是人类有意识引导科学技术以适应环境保护的一种尝试。

    (5)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就经济、社会体系角度而言,环境问题是市场不完整及运转失效的一种表现,成为一种“公害”,需要政府的干预行动。政府不论是采取直接行政控制和提供服务,还是采用间接经济手段,都要逐步建立相应的有关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从发达国家有关法律的实施过程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一系列环境状况指标有了较大的改善,说明其采用的法律制度是有效的。但是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有些环境问题还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需要继续完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6)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他们的日常行为在很多方面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一旦他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就会为环境保护提供持久的动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大多是在公众环境保护运动的冲击下发展起来的。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世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一些国家在迈向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检查《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比较广泛地纳入了各种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行动日程,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都增加了环境保护的贷款,并把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其他贷款的重要条件。国际环境公约实施、特别是履行有关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署和联合国环境署的管理下,全球环境基金(GEF)经过3年试行之后已正式运转。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多边基金也对发展中国家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起到了推动作用。

    世界各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或“21世纪行动计划”,确定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点目标、任务和计划。我国已着手改革保护环境的政策和体制,包括减少和取消有关能源、水资源等开发利用的经济补贴。发达国家制定了新的法律和政策,如制定国家环境计划或方案,指导政策制定和实施,应用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环境标志等新的环境管理手段。越来越多的公众、各种环保团体、社区组织和企业参与到了环境保护行动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