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到十年钻取最古老南极冰芯 揭开气候变化谜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3

  南极冰芯是地球演变史的“记录器”,珍藏着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信息。在上海科技馆近日举行的“行走在地球两端——目击全球气候变化”上海科普大讲坛上,中美两国的5位极地科学家透露,中国凭借建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考察站,有望穿透其下的厚厚冰盖,钻取到拥有更长时间记录的百万年冰芯。

  美国冰雪研究专家玛丽·阿尔伯特教授介绍,由于南极很多地区的冰雪终年不化,冰雪会像年轮一样,成为记录地球气候变化的“黑匣子”。这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冰层里都含有气泡,这些空气都来自当年的地球大气,其二氧化碳含量与今天的空气并不一样。通过测定这些气泡的成分,科学家就能推算出当年地球的气候特征。玛丽教授表示,在厚度达几千米的南极冰盖上,越古老的冰层,越是处于冰盖的下部。因此,科学家就设法在冰盖上钻取冰芯,研究一段历史时期中地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在“美国—挪威科学横越东南极洲”行动中,玛丽和同事们获取了90米深度的冰芯,它们记录了2000年来的地球气候。

  今年年初,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建成,它所处的冰穹A地区是南极内陆冰盖制高点,也是国际公认的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近日,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已启程——完成昆仑站二期建设,为深冰芯钻探作好前期准备也是此次考察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一位登上南极洲的中国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名誉所长董兆乾介绍,根据国外科学家在“冰穹C”钻取的万年冰芯,已可追溯长达80万年的地球记录。研究发现,此期间,地球气候变化的主导周期是每10万年出现一次“冷暖交替”。

  中国极地中心冰川学家孙波指出,冰穹A是南极冰盖最厚的地方,估计有3100米深。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将在这个地区钻取200~300米深的冰芯。孙波表示,冰穹A的最底层记录了120万年前甚至更古老的地球气候信息,如能获取,将对地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未来5至10年内,我国南极科考队将钻到冰穹A的冰盖底层,获得120万年前的深冰芯。有了这些珍贵的地球气候数据,人类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地球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判断出南极冰盖是否有消融的危险。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世界上"眼神儿"最好的生物
 螳螂虾的眼睛      英国科学家日前宣称,世界上“眼神儿最好…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