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谭景涛/摄
编者按: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严峻挑战,由此低碳经济获得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些国家的行动,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而森林在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关键作用。日前在前沿问题论坛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森林与低碳经济展开大讨论。
对于一个还算是新生事物的低碳经济,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美国,目前正在对低碳经济进行立法。英国已于2003年对低碳经济立法,同时还出台了国家战略报告。我国近年开始重视低碳经济,而且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发展低碳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自1950年建立监测站,统计数据显示,二氧化碳的浓度呈直线上升趋势。世界各地普遍存在雪山、冰川等高度下降的情况。目前,加拿大的哥伦比亚冰川已经比过去降低了一二百米。联合国人居中心调研发现,海平面上升1米,海拔4米的陆地都将受到威胁,是1:4的比例。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居住在海拔比较低的地区,包括一些沿海比较富饶的城市。从日本到中国、到东南亚,一直到印度,地处沿海人口在50万、100万、100万以上的城市非常之多,这些城市都将受到威胁。
1992年联合国发布了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的是把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上,防止人类干扰对气候系统产生的危险,使人类生态系统有足够的时间,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不受威胁,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构成对人类威胁的人类干扰?怎样进行判断?关键脆弱就是首先需要进行的判断。自1990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一次报告以来,至今已发布了10次。在这个科学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几个关键的脆弱性,洪涝、水短缺、饥饿、疟疾。欧盟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2℃。虽然这是相对1860年而言,但2020年地球温度只能比1990年升高0.8℃,而现在能够升高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为了控制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值不超过2℃,全球需要把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450PMM。但是,2005年,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379PMM。
我国2002年开始,经过4年的调研,于2006年发布了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提出,我国地表升温的幅度比国际略高一些,根据现实情况,我国应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这也成为低碳经济最早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与社会见面。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但是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高。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0%,但是我国已经探明的商品能源总量只是世界的10%。也就是说我国的能源天然禀赋只有世界的一半,能源紧缺。同时,我国能源主要是以煤为主,不利于碳排放。煤、石油、天然气,在同等热量下,排放的二氧化碳是5:4:3。也就是说燃烧天然气仅排放3份,而我国燃烧煤炭需要排放5份二氧化碳。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正越来越突出。1989年美国处于碳排放第一的位置,而2007年,中国已成为不可争辩的冠军。这其中有人口因素,也有出口产品的原因。联合国对挪威、中国、英国同时进行研究,大约有1/4二氧化碳是含在出口产品里面。我国出口产品里包括很多二氧化碳,我国廉价的产品并没有带来多少利润,但却带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账。
锁定效应已成为我国不得不关注的挑战。比如建一个电场,不可能今天建,明天拆毁,电场的寿命一般在六七十年。但是OECD的国际能源机构估计,我国现有的电场以目前技术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影响到2060年左右,而今后15年,中国的燃煤电场可以影响到2080年。这也就是所谓的锁定效应,被落后技术、过时准备锁定。
对于我国来说,面临更大的挑战可能是边际成本的问题。目前,我国节能减排成本在不断提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经根据中国1980年到1999年这19年中能源强度降低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是每年降低比例大于5%。这一数据显示我国能源强度降低得比较快。《能源白皮书》将数据延伸到了26年,未来一些成本比较高的去碳技术将是我国面临的更大挑战。
日本的一个学者认为二氧化碳排放由4个因素构成,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源用量、单位用量的二氧化碳。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低碳经济不是产业,也不是环保,而是一种经济形态。它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提高能源,一个是采用低碳能源或者是零碳能源,还有一个是去碳技术,这样能够保证二氧化碳排放量少。
低碳经济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大规模使用。其中低碳技术包括节能,节能减排应注重发展新能源。另一个是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比如进行总量控制和碳交易、征收碳税、发展绿色的财税体系、出台一些监管标准等等。另外,鼓励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出台相应政策加以扶持,不仅仅依靠市场。所以低碳经济实际上是从技术,到体制、到观念的一个大改革,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低碳经济,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我国在20世纪已经痛失了几次机遇,虽然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还属于高碳经济。面临世界的新形势,走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
能源机构英国BP公司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美国碳排放是56.9亿吨,中国56.548亿吨。世界人均排放情况年均在4.28吨,中国也是4.28吨。从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数据,中国在2002年一次能源占有世界的16%以上,排放的二氧化碳20.2%。我国人均排放是4.28吨,说明我国已经差不多把我国20%的人口和 20.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了。
发展低碳经济,我国确实要看到既有外部压力,也有内部需求,因此我国需要处理好国内外的大局。在国际上,我们当然还要据理力争,争取排放空间,我国的太低了,每人活着都有生存权、发展权,我们还有很小的发展空间。在国内要发展低碳经济,保证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应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森林吸收了二氧化碳,对固定一部分碳起重要作用。林业将来的前景,到2020年通过造林来减排10%的二氧化碳。如果这样,每年需要增加造林面积400万到500万公顷,林业用地要从1990年的13%增加到2020年的20%。
讲到林业部门温室气体控制,就是讲对策、建议,结论是造林和林业管理有以最小的进程实现最大的固定效益的潜力。这应该是中国政府支持的重点,鼓励林业私人投资的政策,包括财产权、林产权的改革以及技术援助和技术转让。
最后提几点建议。第一点,深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碳汇的固碳作用。第二,深入研究林业政策改革,进一步推动造林和林业管理,同时提高林业工人和林农的福利。第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性。第四,在国家积极支持可再生能源大好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第五,加强对城市造林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