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与对策

作者:周宏春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30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与任务

  我国已经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左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与任务,“十二五”应将节能放在优先位置,调整能源战略,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建设,减少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1.节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经济途径

  “十二五”我国应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70%,在我国工业化历史任务完成前,工业节能必然是重点。应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在公共建筑物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减少运输工具的空驶率;研发新能源汽车,重视燃料替代,不断推出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在用车管理,执行监测/维修制度,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鼓励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和交通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人体健康的出行方式,鼓励使用自行车、城铁(轻轨、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依靠信息化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提高办事效率。

  2.调整能源战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中之重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是“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虽然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但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必须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快增长。同时,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服务业比重偏低;在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达70%左右。“十二五”我国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862,13.00,0.27%)、水泥、电力等的供应,这些“高碳”产业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却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因此,抑制高能耗行业的过快增长,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中之重。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能源结构不同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不同。尽管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依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完成工业化,但面对气候变化的现实,各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并可能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也应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之成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并成为温室气体减排、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3.发展碳汇产业,提高森林覆盖率

  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等。通过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森林资源和林业碳汇。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抓好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完善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义务植树的多种形式,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工作的深入发展。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林业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清理工作。制定完善天然林保护条例、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条例等专项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制,建立执法动态监督机制,扩大社会监督。通过有效实施上述重点工程和措施,进一步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增加陆地碳贮存和吸收碳汇。

  4.降低灾害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

  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努力方向。近年来由于极端性气候事件增多,各类灾害频繁发生,并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对此,“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应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发挥好河流、湖泊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我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应对海洋灾害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已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抵抗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面对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可能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此外,应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从灾害链的角度进行规划和重点防治,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中尚属首次,说明中央对改善民生、防止和避免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影响的高度重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科学家破解蜗牛发光之谜 外壳能够…
    海洋蜗牛(Hinea brasiliana,如上图)通过发出绿光来吓唬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