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报社记者寻找中国沙尘暴之源 草原应用经济杠杆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报社记者寻找中国沙尘暴之源 草原应用经济杠杆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杨凯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7

 

科考线路图

 羊群和草地,需要一种平衡

  3.跟着季风去旅行

  从4月初开始,我们经川西北的马尔康、若尔盖大草原往北,到青海东部的贵南县、泽库县,经青海湖的东缘至西宁,转而绕过祁连山至张掖、金昌,这里是河西走廊的中段,也是河西走廊中最狭窄的地方。接着,科考队返回武威向北到达著名的民勤县,继而沿着腾格里沙漠的南缘抵达银川。银川、呼和浩特和北京,这是我跟随科考队到达的最后三站。

  在这条线路中,实际上蕴含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由南往北,追随西南季风的脚步,抵达河西走廊;在第二个阶段,从河西走廊穿过宁夏往东行进,人们应该了解,这实际上正是大家所公认的一条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重要路径。

  除了大风天气,河西走廊还具有足够的沙源物质。一方面,甘凉道上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极度悬殊自不待言;而历史上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循环过程的介入与改变更是不可忽视。

  在中国文明史上,“河西走廊”这个名字,代表着许许多多古老的光荣与梦想,它一边是常年积雪的祁连山脉,一边是连着浩瀚戈壁的北山山脉,作为一条狭长的通道,从汉以来,它便成了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之间最重要的商道,“丝绸之路”由此而来。其中段之张掖市,汉武帝开河西四郡时即已存在,黑河水滋养此地,美其名曰“金张掖”。“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作江南”,20世纪初,学者罗家伦还有此叹,而河西走廊之美丽富庶,又何止张掖一地?

  但是,也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灌溉农业,使水资源匮乏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陷入尴尬。人口越多,用水糜费,近人不得不靠抽取地下水以维持农业的发展,地下水的过量抽取,打破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平衡,已有割肉医疮之弊;而翻耕的土地耕作方式又将大量土地中既有的团粒结构破坏掉了,令沙土极易见风而起,上述所谓“形成沙尘暴的沙源物质”相当部分即由此而来。更有令人痛心者,是耕地上为了节水而大面积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地膜,因为没有及时清理,使高分子材料逐渐积累,让这些土地进入加速退化阶段,留下了很大的土壤生态危机。

  正是因此,河西走廊变成了科考队整个旅途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我们跟随季风北上旅行的终点,又成为我们追逐沙尘东进脚步的起点。我们究竟要在河西走廊找到什么呢?

  当科考队到达河西走廊的时候,问题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西流经若尔盖的南季风,是否到达了河西走廊,如果到达了河西走廊,它又给这里带来了什么?

  4月底,已经回到成都的梁玉祥教授写出了此行的第一个小结报告,这已经是在近200个测试点取了近两吨沙样进行分析之后的事情了。报告中关于这个问题,他写道:“通过第一阶段的动态研究,从观察到的直观的初步测试,我们可以知道:若尔盖地区湿地萎缩、草地沙化退化,所带来的地空传递过程的下垫面的改变,严重地削弱了地空的水气传递通量;流经若尔盖地区的季风将这种效应辐射到了相邻的青海、甘肃、宁夏的部分干旱和易起沙尘地区。”

  这段话使用了一些科学技术语言,翻译成大白话,大概可以表述为:从若尔盖来的季风,由于若尔盖地区的生态出现的问题,从而给下风向地区的气候环境带来了恶性的影响,而这里所说的下风向地区,是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在内的广大区域。梁玉祥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扼要地说明了他的观点:西南季风出了问题。  

  4.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为外行,我们很难理解:什么叫做“西南季风出了问题”。最通常的意义上,我们都知道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风有方向,也有风力的大小,但是,对于风的构成是什么?风还会携带什么物质?我们却很少有了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解开谜团的一个关键——

  在若尔盖草原上,我们呆了一周的时间,竟然遇到了3次降雪。这给我们的行车和取沙样带来了困难,却也带来一样好处:在测风的湿度时能够更好地形成对比。

  科考队在一座山丘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同时进行了测试。两处空气湿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当背风坡的湿度还在83%的时候,迎风坡的湿度已经下降到只有32%。“这说明什么问题?”梁玉祥后来在西宁召开的座谈会上说,“这说明风在‘吸水’。”

  从海洋上来的西南季风由于受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没有带来足够的湿度,事实上是一股干风,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补充,它的“吸湿”功能还会一直保持下来,沿着流经的线路,不停地带走当地的水分。以前若尔盖地区有大面积的湿地和草场,能够为这种风补充水分,而现在,没有得到充足水分补充的季风——“干风”会给沿途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从科考队的考察线路中,专家们已明显地看到,从若尔盖到青海、甘肃沿线各地的生态因此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干风又是携带沙尘的高手。

  “本来,给风补充水分,这也是很好的事情,只要水分足够,再掺入细尘的话,就可以形成降雨;可是,问题却是我们到底能不能给它补充到足够的水分?如果不能,那这股季风可就真出问题了。尤其是流经若尔盖地区的季风,随着下垫面生态环境的退化,大大地降低了地气的水气传输通量,这种干燥环境下的季风会给季风下游地区带去负面的影响。”梁玉祥说。

  前面我们提到过克枯乡的沙窝子,其中出现的种种变化正可以看作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或许可以回答先前提出的问题:当这些“会吸水的风”一路掠夺着前行到达河西走廊的时候,它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湿度,而其中补充到的沙尘反而提高了风体的能量,当这股风加入到河西走廊的大风场之后,其力量便足以“扫荡”河西走廊这片“风口上的土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美科学家乘飞机跟踪污染物 目
    科学家称亚洲中部沙尘暴可能
    沙尘暴:从“人定胜天”到“
    专家公布最新成果 北京尘暴"
    专家提出防治沙尘暴四大对策
    草原生态恢复新思路:畜南下
    草原生态在恶化怎么办?
    世界十大草原之"最"
    杨文斌:使用新技术 抗衡沙尘
    专家会诊:今年沙尘暴为何如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