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中毒污染 2006中国环保“利剑”锋芒初显
为切实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削减10%的目标,今年5月,环保总局与山东等7个省政府和华能等6家电力企业,签订了“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启动了“十一五”燃煤电厂脱硫工程。7月,环保总局又与河北等9个省(区)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这是环保部门建立的“环境目标责任制”。

大量的污染事件中,环境违法或者有章不循已经成为主要的因素。据了解,一些县级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只有30%至40%,一些工业园区项目环评执行率不足50%。今年上半年新投产燃煤机组3200多万千瓦,同步安装脱硫设施的只有一半。有关部门对8省(区)亿元以上新开工建设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0%的项目在征用土地、环境评估、审核程序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违法违规现象。为了强化国家环境监察能力、加强区域环境执法监察,环保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五大区域环保督察中心和六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建立“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
同时,还通过开展全国环境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了环境敏感区的隐患,建立事故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48万人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9万家,对5036家污染企业实行了挂牌督办。
为了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国务院7部门联合启动了200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最近公布的今年第二批挂牌督办案件处理情况中,有17名责任人被追究行政责任,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要使环保政策和执行力像钢铁一样坚硬,而不是像豆腐一样软弱。”在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实际进行调研之后,周生贤如是说。
天蓝、水清,更好的生活环境,是每个公民最朴素的愿望。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被列入2007年全国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中。我们期待,随着各项政策和部署的落实到位,环保事业在新的一年里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