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生态示范区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跨越曲线假定 追求和谐发展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跨越曲线假定 追求和谐发展
——山东探索建设生态省发展循环经济破解环境与发展矛盾难题
作者:本报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6


  历史潮头看转变

  2004年,山东省GDP首次突破1.5万亿元,跃居全国第二。当齐鲁大地为此欢呼雀跃之时,山东省省长韩寓群却对另外一组数据更为关注:2003年与1997年相比,山东省辖淮河流域GDP增长了82.6%,而废水和COD排放量却分别减少了19.8%和76.2%。而2004年的排放量是多少呢?数据是枯燥的,但其一升一降却牵动着山东许多领导的心。因为,山东省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成效如何,环境数据是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事实上,山东省通过结构调整,减少污染,提升产业和产品水平,早已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特别是其造纸行业2003年与1997年相比,COD排放量下降了83%,但其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增长406%和292%,产品、产值、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8年全国名列前茅,令同行艳羡不已。

  人们高兴地看到,在人均GDP并不算太高的山东省,以建设生态省、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并努力跨越库兹涅茨环境曲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遵循倒U型曲线的假定。

  环境曲线假定并非不可逾越

  环境和经济总量均是重量级的山东破解发展难题更具借鉴意义

  著名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反映了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所对应的环境质量状况,即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下降和恶化,但到一定拐点时环境质量又随经济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改善,即倒U型曲线假定,而西方多数发达国家是在20世纪70~80年代、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时跨越倒U型曲线的顶点。能不能在人均GDP还不太高甚至较低的情况下跨越曲线的顶点?毕竟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经济形势和客观条件,以及公众改善环境的呼声和愿望已难以容忍等到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的时候。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2003年考察山东生态省建设时就提出,虽然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8000~1万美元时环境质量开始明显改善的,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环境保护认识比较早,环保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积极进展。上海在人均GDP3000~3500美元阶段,污染发展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并计划在人均GDP5000美元左右时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江苏、浙江力争在人均GDP2000~3000美元的时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解振华局长指出,山东人口稠密,水资源严重短缺;经济总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容量小;结构性污染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较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规模扩张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水、土地等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很大。他认为,山东省立足省情、把握大势,决定建设生态省,是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他希望山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制度保障,努力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生态文明,争取在人均GDP更低的情况下,明显改善环境质量,为全国做出示范。

  无疑,环境污染和经济总量都是重量级的山东如果破解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难题,对全国其他地方更具有借鉴意义。

  科学发展首先需要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的决策

  建设生态省发展循环经济就能甩掉污染重负轻装前行

  多年来,山东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一组组资源、环境、经济数据让山东的各级领导者很难轻松起来。山东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人均林地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山东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二氧化硫、粉尘、COD排放量均居全国前列,造纸和酿造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电力燃煤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水泥建材行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排放量的76.7%、58.6%和85.6%。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比重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严重。山东全省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4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5倍,原材料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是2~4倍,水泥是2~11倍,化肥是2~13倍。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和成本何其大。

  难怪山东省省长韩寓群在全省干部动员大会上大声疾呼,山东要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如果不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不仅能源资源难以满足,生态环境也将无法承载,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只是一句空话。

  山东省省委书记张高丽提出,建设生态省是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山东“八大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生态省。他指出山东的生态省建设要做到“五个结合”:要把建设生态省与建设半岛城市群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胶东半岛区域经济活力;把建设生态省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县域环境,提升县域产业层次;把建设生态省与发展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用生态环境的标准规范民营经济,建设生态型园区;把建设生态省与实施城市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净化、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把建设生态省与继续推进“海上山东”有机结合起来,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

  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客观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山东省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果断启动生态省建设,并提出要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紧扣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绿化、污染防治4个关键环节,大干20年,努力把山东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

  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抓得切实

  生态省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一把手”亲自抓在山东省做得实实在在。当地一环保干部深有感触:对环保和生态省建设,省委书记张高丽“常有声,常见人”。他不仅在生态省建设会上讲,在基本国策座谈会上讲,还在省委常委扩大会上讲。不仅有要求、有部署,还有督促、有检查。韩寓群省长对生态省建设亲自动员,对“碧水行动”计划实施还是亲自动员。今年新年上班第一天,他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听取省环保局的汇报;今年山东省政府发出的第一号红头文件就是《关于对部分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单位查处情况的通报》,不仅对违法单位逐个点名通报,还明确要求有关市县政府依法严肃处理。

  领导重视是关键,但制度建设更是有力的保障。为了将生态省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山东省人大做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并把视察生态省建设情况作为今年督察工作的重点。省政府制定发布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并把推进生态省建设列入政府工作重点,成立了由韩寓群省长任组长、21个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山东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职责和会议制度》,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省委组织部加强领导干部的培训、考察、监督,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结合起来实施年度考核,将城市污染指数列入市级领导班子的考核指标,把建设生态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绩作为评价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省经贸委则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狠抓节能节水,推行清洁生产。省监察厅、科技厅等部门各司其职,有力推动了生态省建设深入开展。

  山东省政府还与17个市政府签订了2003~2007年度生态省市长目标责任制,并将生态省建设目标和任务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目前,17个市均成立了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并已有12个市的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了科学论证。

  山东省环保部门在推进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加强科学管理,不断创新机制,逐步建立起环保目标责任体系、政策标准引导体系、环保信用管理体系和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他们以实行排污总量控制为抓手,实施省市长环保目标考核制,以实行双重领导为契机,实施地方环保局长环保绩效责任制,以实行“谁污染谁治理”为手段,实施企业法人代表环保责任追究制;先后发布了造纸、水泥、纺织、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填埋等行业地方排放标准,以严格的环境标准引导企业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设立了“诚信山东”环保信用等级管理平台,全省所有排污企业均纳入了环保信用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项目环境管理属地负责制、自下而上的监督检查责任制、环境影响评价终身制,确保“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今年开始在全省重点流域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坚决禁止无证或超证排污。一系列管理和制度的创新有效地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切实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率。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

  让有限的环境容量产生最大的效益

  山东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容量小,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要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又不致环境恶化,必须控制并削减总量,最大效率地利用环境容量。

  山东省首先充分考虑全省环境容量的时空分布,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出并实施了“三个突破”、“三个战略”、“一个培育”的区域协调发展思路。“三个突破”即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东中西联动,力争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赶上。“三个战略”则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和县域经济战略。“一个培育”即培育青岛的龙头城市地位。眼下,“两小时都市圈”、“半岛制造”已初具雏形,“龙头青岛”也已成功越过人均3000美元大关,并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山东在生态省建设中,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重点解决酿造、电力、建材等行业的结构性污染问题。造纸行业污染通过以规模和排放标准为手段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和原料结构,现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今年又对重点流域石灰法制浆工艺、年制浆能力3.4万吨以下化学制浆、年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酒精生产线、年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淀粉生产线等实施关闭。腾出了环境容量,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不断改造提升机械、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重点发展46类消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产品。经济上去了,却有效地控制了环境质量,改善了环境质量。

  抓住发展循环经济这一建设生态省的核心

  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多赢”

  山东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生态省的核心,并按照“点、线、面”模式大力推进。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以行业为单元,拉长产业链,建立“线”上的中循环;以园区和城市为单元,在社会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制定了全省单位GDP能耗、电耗、水耗、物耗和产污强度等指标,将资源环境成本计入发展成本。

  同时在全省组织实施了循环经济“613工程”,重点抓好煤炭、建材、电力、轻工、化工、冶金6个行业,建设1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扶持300个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企业,建立10个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重点支持30个环保产业企业。目前,烟台技术开发区、日照市已分别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生态工业示范园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鲁北化工、青岛港已创建成为全国首批环境友好企业,43家企业成为省级环境友好企业。全省已有200多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187家企业和7个开发区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据统计,全省有1000多家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获益;1000家重点工业用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2.4%,节约能源1297万吨标准煤,节能增效54.5亿元;万元取水量同比下降31%,节水4.96亿吨,节水增效14.4亿元;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三大产业快速增长,实现产值224.5亿元,同比增长20.9%。烟台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水资源循环再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太阳能利用等为特征的生态工业链。鲁北化工集团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以6条绿色产业链为支撑体系,进行深层次的延伸,实现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被确定为“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并向全国推广。济钢集团实施煤气、钢渣、工业水、余热4项闭路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工业污水零排放、吨钢综合能耗下降42%,全公司经济效益提高了13倍。

  山东之路还刚刚起步。面对经济翻两番的环境压力,努力探索破解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难题,需要科学和智慧,也需要勇气、毅力和耐心。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绿色山东挖掘“绿色财富”
    在和谐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POPs公约历程简史
    关于推进我国POPs公约履约工
    认真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 促进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
    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
    对生态省建设理论观点的梳理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
    生态省建设进展情况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