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8


  主讲人吴季松(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高技术与环境顾问)

  提起桂林的山水、生态专家论坛:、旅游、环保,就离不开漓江。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如果漓江一旦变黄、变质,萎缩、干涸,桂林就不成其为桂林了。为此,2003年水利部做出了《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生态补水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方案,又在2004年1月漓江水系规划中提出生态修复、防洪和发展旅游业多目标体系,在桂林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试点,在漓江建设生态水库。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尊重历史,回归自然!专家呼吁———中国必须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生态水库利于生态平衡

  主持人:吴先生您好!为什么2003年水利部做出了《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生态补水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方案之后,又在2004年1月漓江水系规划中提出生态修复、防洪和发展旅游业多目标体系?

  主讲人:因为生态修复是第一位的。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的“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思想指导下,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生态施工、生态运行”的原则,在桂林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试点的漓江水系规划统筹考虑中,对拟建的漓江上游斧子口、川江和小榕江三个水库提出了更明确的生态目标,目前这一规划的制订正在进行中。

  主持人:我们说的生态就是生态系统吗?

  主讲人:我们说的生态,就是国际共识的生态系统。1866年德国的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1935年英国的坦斯莱提出了生态系统,上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组织提出了“人与生物圈”,因此生态系统的定义是:人与其他生物及其所处的有机与无机环境所构成的系统。

  主持人:现在人类对生态的观点有没有发生变化?

  主讲人:发展到今天,我们指的生态观点已经发生变化。一是19世纪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演变到今天已经从无人系统发展到有人系统,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和有人生态系统的研究已成为主流。二是生态系统研究的目的是系统中的人、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系统中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系统的研究应该以最新科学成果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指导,全面、统筹地分析问题。

  主持人:人类活动会使自然生态系统失衡,这种情况下自然生态还会继续发展吗?

  主讲人: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后断续发展的现象是存在的,如冰河时期。现在自然生态系统日益加剧失衡,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200年前工业革命完成之前,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传统农业,排除的废物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之内,因此水清山秀。今天污水横流,主要是排污总量大大超过40立方米清水净化1吨中等污水的自净能力。

  主持人:生态系统和生态水库是什么关系?

  主讲人:当前,国际上不少人把大坝、水库与破坏生态划上等号,讨论什么是生态和有没有生态水库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都对动平衡有利又有害。在最古老猿人头骨发现地———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由于森林面积锐减,猿人需要直立行走和劳动取食,逐渐进化到人,显然这一地区恢复原有森林面积,反而破坏了今天的生态平衡。修水库一定会改变生态系统,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修什么样的水库。我们在桂林漓江修建的生态水库,就是要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生态施工、生态运行,从而产生生态效益。

  修库补水也是生态需求

  主持人:漓江现在的基本情况怎么样?

  主讲人:桂林市区以下至阳朔86公里江段的桂林漓江景区,是外国游客在我国北京、上海和西安之外的第4位选择旅游景点,2002年接待境外游客997万人,旅游总收入49.33亿元,占桂林市生产总值的14%%。约占桂林市总产值的1/3。桂林以上漓江干流总长105公里,集雨面积1970平方公里,占上游总面积的71%%。桂林地区平均年降雨量高达2000mm,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80%%集中在3—8月,9月至次年2月仅占20%%。漓江年平均流量每秒133立方米,多年平均最枯流量仅为每秒10.8立方米。

  主持人:漓江补水的直接和间接生态需求都有什么?

  主讲人:先说直接生态需求。漓江断流自古有之,但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大量取水而显著加剧。目前,桂林以上漓江总取水量常年维持在每秒9立方米以上,比解放初多6亿—8亿立方米,枯水期几近枯竭。漓江枯水期,除游客带来的排污减少外,其他排污量不变,污染严重,如果没有足够的水量冲刷,将逐渐形成污染内源,估计在10—20年内清江将变浊,毁掉漓江。治理漓江,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在达标排放、污染处理的前提下修库给漓江补水,恢复和加强漓江自身的冲刷、稀释等生态修复能力,枯水期至少达到每秒50立方米以上的流量。再说间接需求。漓江83公里的旅游航程,每年平均仅有5个月能通航10—20公里,大大减少了旅游收入,影响旅游声誉。据估计,修库给漓江补水后,桂林地区可全年适旅,使直接旅游收入翻一番。

  主持人:防洪与维系生态系统平衡是什么关系?

  主讲人:桂林漓江流域水量大、高程差大、降雨集中、控制工程不足,历史洪峰最高流量达每秒7810立方米,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灾害性洪水。按目前规划,在上游修库与原有水库联合调度,可使桂林市百年一遇洪峰流量每秒7090立方米削减至现有防洪堤安全泄量每秒4850立方米以下,补堤修库结合可使桂林市的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维系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规划还要生态设计

  主持人:您在前边提到生态规划,什么是生态规划?

  主讲人:生态规划就是以修复补救人类活动改变的生态系统为目的,尽可能扩大对生态系统的正效应,尽可能养活和补救对生态系统的负效应。生态规划拟在漓江干流六洞河上修斧子口水库、支流川江上修川江水库、支流小榕江上修小榕江水库,专门为生态补水。加上原有以灌溉为主要目的的青狮潭水库,总计生态补水量达4.12亿立方米,可以使漓江枯水期流量达到每秒60立方米以上,实现生态补水复流,使水环境容量增大一倍。

  主持人:什么是生态设计?

  主讲人:是水库的设计在水库容量、功能和保护区设计上都要本着生态的原则。一是水库取水量小于年径流量的40%%,减低生态负效应。据联合国统计,取水小于年径流量40%%则不会有大影响,斧子口、川江和小榕江三个库取水,分别为39%%、36%%和31%%。二是水库生态补水功能。三个生态水库与一般水库不同之处除泄洪外,还要向下游正常输水,应设计相应的多条输水通道,尽量减少改变河道的生态影响。三是为增强旅游功能,采用涵洞连结三库,最大限度地减少植被破坏,保持生态系统原貌。

  主持人:修建水库肯定要移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主讲人:三库地区移民量很小,目前总计5541人,全部下撤在生态保护旅游区就近村落安置工作,加上安置后被占地农民共6000人,其中约3500名劳动力全部转为保护区职工,保护区平均每平方公里6人,符合国际标准。保护区每年可接纳游客328万人,在桂林形成第二旅游区,即使上客率只有50%%,年营业额也可达6亿元,足以使3500人就业并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还贷。

  主持人:修库蓄水后会不会产生水流、水质、气候变化、鱼类洄游、人文景观、地质灾害等一系列负效应?

  主讲人:三河高程差均较大,下游河流仍将保持较高流速。水库蓄水存在水温升高水质变差的情况,但可维持在8—12℃,而且库区居民全部迁出,污染源消除,正负可以相抵。库区淹没森林,会释放有害气体,但三库地区淹没森林面积很小,总计30平方公里,已规划放水前全部砍伐,不会引起大气变化。三库工程影响到倒刺鲍,白甲鱼和密鲴等几种鱼类的洄游,可用在坝侧修鱼道的方法解决。三库地区由于植被和土质的原因泥沙含量很少,斧子口、小榕江和川江水库在运行30年后淤沙分别占死库容的32.3%%、37.0%%和27.7%%;分别运行90年、80年和105年后死库容才被淤满。修库蓄水后改善了自然景观,只有茨林口遗址古迹未列入文物保护目录,但已列为专项搬迁,建库可能引起的大规划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小。所以你刚才提到的效应会很小。

  生态施工更要生态运行

  主持人:生态水库是不是应该生态施工?

  主讲人:对三库的建设,水利部提出了施工的具体要求: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或兴修规划中的道路,少修施工道路,保护植被;尽可能减少作业面,妥善处理碎石,严禁堵塞河道;施工中彻底清理库区一切内污染源。

  主持人:对生态水库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不是建成后的生态运行?

  主讲人:是的。三库之所以能成为生态水库,关键在于对库区生态保护区的管理。要建立专门机构,专家领导,对移民进行严格培训,创建自收自支的市场经济新型单位;通过三库和一系列工程的建设,在桂林市、兴安县、灵川县、临桂县和阳朔县范围内,形成漓江水系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实现生态效益;以现有的一系列生态标准为指导,科学蓄水、生态补水,保证做到:确保三库全部蓄水为生态用水,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不降低,漓江枯水期最低保证每秒50—60立方米流量,科学蓄水、科学互济、科学更替,保证江河不断流、湖泊不蓄缩、湿地不干涸,水质均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不压缩,产量增加,农民增收。主持人:谢谢。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