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在黄河边行走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黄河边行走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宁白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4

    ■宁白

    带着中国地图在黄河边行走,心中总有一个追问:这条蜿蜒浑黄、多灾多难的河流,中国人对她的景仰和依恋,为什么总是坚贞不渝?有时候那种自豪与苦涩的表情,让人难以解读。

    那年在兰州,漫步于黄河岸边。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河床宽阔、坦荡,水流湍急。沿着黄河岸边筑起的长长的步行道,树茂叶繁,鲜花四开。人们在黄河水的流淌声中,奏乐、唱歌、下棋、恋爱。那些坐在茶楼里的老人,对着淌不尽的黄河水出神。左右不远处,能看到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跨河大桥,在静静展示着各自的时代风情。沿着黄河边有高矗的水车,让人感受到黄河苍老的历史意韵。

    黄河给城市带来温润,灵气和安详。黄河孕育着兰州。

    一路东行。到了陕西黄河壶口瀑布前,黄河的坦荡和平缓就全然不见了。那天,正下着小雨,踏过泥泞,攀过石岩,走近瀑布时,黄河水发出的咆哮,轰鸣般传来。浑黄的河水跌下100多米的落差,在狭窄的峡谷间奔腾翻滚,呼啸而去。那种气势,那种冲破一切的决绝,让人激奋起勇往直前的冲动。站在湿滑的岩石上,耳边骤然响起那首“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激越歌声。每个人都被汹涌的波涛激动着。

    面对黄河的激流,我知道了,在中国没有一条河流像黄河那样,曾经与中国人心底的呼唤那样合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进入了中国人的心灵。

    继续向东,到了河南后,我们直奔开封而去。站在开封黄河大堤上时,心一下子被缩紧了。难以想象,曾经坦荡、湍急而咆哮的黄河,在这里会不见了踪影。向北岸望去,宽阔的河床成一片旱地,有汽车在河床奔跑。同行者说:祖国母亲的乳汁在这里断绝了。

    每个人都无话可说。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浩荡奔涌的黄河,现在却无可奈何地裸露出贫瘠的河床,全然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曾经因为黄河泛滥饱受创伤的两岸人民,现在却因为水流断绝而面临困境。

    走下大堤时,脚步变得迟疑而沉缓。多么想得到一个回答,断流是暂时的,我们有能力恢复黄河的生态。突然想起,在壶口瀑布前,一个环保组织正要举行保护母亲河的动员大会。选择壶口这个黄河最具有生命力量的释放之地,就是认定了黄河仍然显示出的希望。

    流淌在广袤大地上的母亲河,对于生息于两岸的人民,是生存的源泉,也是精神的依托。一经遇难,打击的就不仅是生存环境,还有精神伤痛。走在黄河断流的大堤,人们心里的焦虑,是对黄河命运的焦虑,也是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焦虑。

    告别黄河大堤,真想请更多的人到大堤上看一看,面对尘土飞扬的干涸河床,每个人都会痛切想到:为了中国人心中的黄河千古流淌,我们急切地需要与自己粗陋的生存方式作一个了断。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黄河母亲在呼唤
    危机:黄河水减少一半怎么办
    实施两水分供 维持黄河健康生
    黄河水减少一半怎么办?
    加强黄河水资源管理维持黄河
    珠江将成第二条黄河?上游水土
    黄河入海口、观鸟更观鸭
    天下黄河一壶收
    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新秀”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岌岌可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