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树当爹的人

作者:哲夫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7/7

我要讲一个王树清的故事。他曾获得了太多荣誉: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个人、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第三届地球奖、中华环境奖……故事很多,三言两语说不完,这里择要一二。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拜泉县,其黑土地在历史上曾以“榛柴岗,艾蒿塘,不上粪,也打粮”而著称。但等到王树清担任拜泉县县委书记时,当地厚达一米的黑土地已经只剩下薄薄的一层。

王树清立下军令状,要用5年时间建成护城林网。他这一坚持,就是30年。天道酬勤,在他离开拜泉县时,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先的3.7%提高到23.7%。三北防护林成了拜泉人民生存发展的屏障。

我采访他时发现,王树清不仅是生态农业、水土保持的大专家,还是植树造林的县级土专家。说起他来,拜泉人的第一句话就是:树是王树清的爹。

举凡拜泉人见过的,听别人说的,都知道王树清种树是跪着种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栽了不活是罪人;活了不管也是罪人。”樟子松的树苗很小,不跪下去就很难保证把苗压实。他每次带头跪在树坑边,小心翼翼地放好树苗,精细地培土压实,然后浇水。他对大家说:“跪着种树既是科学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在人的意识上,产生一种对树的虔敬之心。”

拜泉有两大奇事,一没有人偷砍树,二是全县没专职护林员。天寒地冻时,王树清趴在坑里抓偷偷砍树的人;发现楼盘开发商砍了工地里的一棵树,他厉声背诵《治安管理处罚法》,要求对方在砍伐树木的地方栽上一片林子作为补偿……保护生态这个信念已经嵌入王树清的骨髓里,怎么也无法抹去。大年三十晚上,他怕有人砍树杈子当灯笼杆使,便领着人专门看守。大冷的天,一晚上下来,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袜子粘在鞋底上,脱都脱不下来。

一天,县里召开全县秋季农田基本建设现场会。会议途中,路过新乡村的时候,坐在车里的王树清透过车窗,看到山坡上一片被羊群啃得白花花的护村林,这些无辜遇难的树刺痛了王树清的心。在王树清眼里,那些树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眼里这些遭难的树,是血肉模糊的,他似乎还能听见树的哭声。他当即叫车队停下来,让100多名代表,列队站在山坡下,一字排开,在被毁坏的树木面前向这些绿色的生灵默哀3分钟。

当时还有人笑着质疑王树清小题大做,不就是些树嘛,又不是你爹?王树清竟然当仁不让,针锋相对,斩钉截铁,义正词严:树就是我爹。

从此,树是王树清的爹,便不胫而走,传遍拜泉县。这件事说法不一,有的说这简直是自己埋汰自己,拿树当爹,叫人笑话。但更多是打动了大家的心灵,对树的爱护和尊重从此植根于拜泉人的心灵,若谁想砍树时,便会有人说:不敢砍,那可是王树清的爹。

1998年他从甘南调回拜泉,一回来便当场抓住了两个盗伐者,他们说:“不知道王树清回来,要不然打死也不敢偷树。”此后,仅他亲自处理的盗伐林木案件就有百余起,30多人受到判刑、撤职、罚款等处理。有时调查来调查去,发现竟是乡镇领导干的。这时候说情的比树都多,对这种情况他有一个原则,不但不能从轻,反还要从重处理,谁让你是领导呢。

2012年,拜泉县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4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由于涵养水源,发展生态农业,一个县委书记为官一方能给地方留下50亿元年增值的绿色资产,这在全中国也不多见。王树清头发未白之前说“愿以满头白发换来青山绿水”。如今他已满头华发,而拜泉山水不负他,也的确是变青变绿了。

王树清说:“最大的障碍来自于一些不理解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的领导,他们冷言冷语,多年来,我不知挨了多少骂和白眼。有一次上级部门接到上访信来调查,群众都说我好,结果我反而被提拔了。”

从齐齐哈尔市副市长的位置退下来后,面对权与法的冲突,理性与欲望的龃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较量,王树清依然选择了坚守,依然壮志不改地回到拜泉县,继续他的生态事业。退休后的这些年里,王树清照样当起义务护林员,只要发现毁绿现象,他就立马出面当即制止。他曾“三鞭子”打走了蛮不讲理的羊倌,铁面无情整治盗伐者,甚至正月十五他也要“闹园林”,揪出盗伐松树的凶手。树是“高压线”,谁碰谁触电。

与王树清交谈,发现他少豪言壮语而多睿智之辞。他说:“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是富民立国的基础。”

他还说:“有句古话叫,大道行于百代,权宜利于一时。我认为,为官一任,要基业百年,应该上对得起中央,下对得起老乡。留下的是青山绿水,是发展后劲。现在有少数干部整天玩弄数字,喜欢搞一些浮光掠影的所谓政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榨取,这种短暂的造福会留下长期的后患。我觉得,作为党的干部,应该扎扎实实做些事。”

所以我明白,王树清不是为了种树而种树,不是为了拜泉种树,也不是为了齐齐哈尔种树,更不是为了黑龙江种树。从小处说,他是为了中国种树。从大处说,他是为了人类种树。在我们的周围,其实一直有个误区,而王树清早已走出了这个误区。他早已从狭隘的个人主义、地理范畴走了出去,走进中国这个院子,面向了整个地球村,所以他很明白,他率领拜泉人种的每一株树,绿化的是中国,受益的是地球、是人类,而每一个人,都是人类一分子。

倘若中国基层官员皆如是,那中国生态环境该当如何?

(作者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文伏波院士:水利实干家
      纵观文伏波的长江水利人生,虽辛劳奔波,他却觉得非常幸…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