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学校 >> 综述与经验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略论可持续发展与大学环境教育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略论可持续发展与大学环境教育
作者:李波 李玉…    文章来源:西藏大学学报,2003(2)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

  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对改变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态度必不可少。在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学校教育是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愈来愈多的青年进人高校学习,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意义非常重大。青年是未来的继承者和建设者,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施和延续的中坚力量。受教育者通过接受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和理论,不仅能深刻理解人口、资源、发展、环境的辩证关系,广泛地通晓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提高对环境质量变化的识别力。关键是通过学习,能够增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达到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

  大学环境教育应走出两个误区:误区之一——环境教育的内容就是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自然。其实,环境保护不仅是治理污染的技术问题,保护人类健康的福利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环境教育的内容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理论教育青年,提高他们对人类与自然、个体与群体、当代与后代关系的认识,改变思想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善待环境的道德观。

  误区之二——保证环境教育进行的主要措施就是开设环境保护必修课程。其实,开设环境保护课是环境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并不是它的全部。大学的环境教育要着眼于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环境问题,既要有较深的理论性,又要有较强的实用性,这就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所能够完成的,必须全方位进行。

  加强环境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有历史责任感。高等学校必须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自觉的把环境教育真正落实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去,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使教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和相互渗透。其次,环境教育形式多样化。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抚顺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战略
    畜禽养殖污染是不容忽视的新
    论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垃圾燃烧气化炉原理
    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促进经
    浅议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
    环境保护活动中的政府决策探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