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学校 >> 综述与经验 >> 文章正文 | ![]() ![]() |
|
|||||
| |||||
台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临海生态镇 | |||||
作者:韩金明 … 文章来源:台州学院团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8 | |||||
近日,台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了素有台州市“后花园”之美誉的临海小芝镇进行实地调查。小芝镇的优美环境和许多十分“生态”的举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垃圾中转站 汽车在平直宽阔的山路上飞驰,队员们的注意力被小芝镇的路边的垃圾中转站牢牢吸引了。实践队的成员在镇政府会议室听取了“关于生态小芝建设成果”的报告,据小芝镇副镇长张彤介绍说,他们投资50多万元分三个片建成了三个镇的垃圾中转站和160多个垃圾收集箱,并安装3200多个流动垃圾箱。“这样的垃圾回收工程完全和大城市相媲美了”他们自豪的说。村村落实保洁员(共38名),负责村内环境卫生与垃圾回收,并将垃圾及时运送到镇中转站,再由镇政府负责将中转站垃圾运送到市填埋厂,以做到“日清日净”。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实践队队员们在小芝镇的乡镇骨干的带领下来到了张岙村。我们见到每家每户的门前都安装了污水处理管道。村书记告诉我们,家家户户的污水汇集后经过阴井过滤,然后通过化学处理再排放。他还说,小芝镇采用微动力,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沼气等4种方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其中张岙等4个村和一个养殖场的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镇区及其他4个村正在建设中。 生态公厕 生态公厕是小芝镇新农村建设中另一个突出亮点。农村的露天粪坑一直是农村建设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小芝镇以生态公厕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全镇共平毁露天粪坑(草坑)2200多口,迁移并集中安置粪坑3400多口,建成生态公厕63座,实现了居住区内和公路路线除公厕外基本不留粪坑。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小芝镇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田园风光,不推山,不截溪,不砍树。在绿化上,实行树,藤,花,草合理配置,提倡种果树。小芝镇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柑橘种植,茶叶生产,鸵鸟养殖,苗木培育…… 清澈的小溪环镇而过,田园风光自然和谐,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这就是生态小芝的一副优美画卷,也是所有小芝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相信小芝的明天会更好。 |
|||||
文章录入:hanjinming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海南大战略——工业与生态要 生态在战争中深深受伤 “沼气主任”的生态梦 “生态游”贵在自然 莫让生态 草原生态在恶化怎么办? 张朝起:生态康庄的带头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 走进"生态辽宁"的未来水世 重塑我们的“生态伦理” 扬帆在行动 环保在进行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